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8兰亭集序 (4).pdf

高中语文优质课公开课8兰亭集序 (4).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文体知识及创作背景。

2.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

和课下注释,准确的翻译课文。

3、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梳理结构。

4、研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理解作者情感变化的内涵。

5、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慨叹。

6、了解散文记游的表现手法及写作特

色。

7、积累文言字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文体知识及创作背景。

•2.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

下注释,准确的翻译课文。

‖作者简介

王羲之(321—379年)字逸少,东

晋伟大的书法家,因曾任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创造出“天质自然,

丰神盖代”的行书,其字被誉为“飘

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

冠绝古今”,被后人誉为“书圣”。

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序》为书

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唐太宗极爱此帖,后将真迹殉葬,

没入昭陵,现传世诸本均为摹本。

唐人摹本,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丧乱·二谢·得示帖》均为唐摹王羲之尺牍,行

书。纸本。现藏日本帝室。

‖文体知识序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

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

“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用在于推

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

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

的事情。分自序和他序。

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后公推

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兰亭集序》。

意思是兰亭会诗集的序,属书序,

还有一种叫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

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兰亭是怎么来的?

兰亭:是东晋时期会guì稽jī郡山阴

(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

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12.5公里的兰

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

种过兰花,汉代为驿亭所在,因名

兰亭。几经反复,于1980年全面修

复如初。

绍兴的兰亭,现在是书法圣地。兰亭布局,以

曲水流觞为中心,四周环绕着鹅池、鹅池亭、流觞

亭、小兰亭、玉碑亭、墨华亭、右军祠等。

《兰亭集序》又是怎么来的?

古人每年三月初三,为求消灾除凶,到水边

嬉游,称为修禊(xì)。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

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名士谢安、孙

绰、许询等41人来到这里修禊,举行了一次别开

生面的诗歌会。一群文人雅士,置身于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之中,众皆列坐曲水两侧,将酒觞(杯)

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飘流,停在谁的前面,谁就

即兴赋诗,否则罚酒。据记载,当时参与其会的

41人中,12人各赋诗二首。九岁的王献之等16人

拾句不成,各罚酒三觞。王羲之将37首诗汇集起

来,编成一本集子,名为《兰亭集》,王羲之借

酒兴写了一篇324字的序文,这就是著名的《兰

亭集序》。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

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

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

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

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等临写了几本,分赐

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

迹以“神龙本”(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

称“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碑置

于定州。唐时定州称为定武,故此石刻被称为《定武本兰亭》)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

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

‖背景介绍

两晋政治恐怖,统治集团内部互相残杀现象时有发

生。士大夫不满,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

任的生活。玄学盛行,对士人的思想,生活以及文学创

作都产生了很复杂的影响。文学创作内容消沉,出世入

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东晋时期,清谈老庄玄理的

风气很盛,是玄言文学泛滥之时。但王羲之一反“清虚

寡欲,尤善玄言”的风气,指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殇为妄作”,他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

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

文档评论(0)

初中高中试题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初高中试题资料大全,欢迎下载使用!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