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教版必修2).pdf

2012年高一历史练习: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人教版必修2).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训练

【学习目标】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

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内容解析】

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的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其要旨是:积极

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贸易往来,吸收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学习先

进经济管理经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的进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经济结束

了由于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转向了开放型的经济;

经济特区是我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1980年建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

门四个经济特区;由于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和实行国家给予的优惠经济政策,有效地吸收利用

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迅速地建立起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并举的外向型

经济;创办经济特区是打破封闭、走向世界、利用国际资金、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以及当代

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场伟大试验;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

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随后,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

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1990年

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区迅速崛起,如今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浦东

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增光添彩;这一切充分证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

方针是英明的、正确的;让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学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

C.汕头经济特区D.厦门经济特区

2.1980年,我国建立的经济特区包括()

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厦门⑤海南⑥广州

A.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3.经济特区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丰富B.有广阔的腹地作依托

C.国家给予特殊政策D.水陆交通方便

4.中国首批建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在()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东部沿海D.环渤海湾地区

5.我国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优势是()

①水陆交通方便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工业基础雄厚④科学技术进步

⑤农业条件好⑥乡镇企业发达⑦有广阔的腹地作依托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⑦C.①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6.改革开放中,哪个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A.深圳B.上海C.汕头D.厦门

7.20世纪末我国实施“走出去”的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B.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

C.扩大对外投资D.带动商品和劳务输出

8.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的是()

A.珠江三角洲开放区B.上开浦东开放

C.长江三角洲开放区D.环渤海湾开放区

9.浦东在1990年后,发展极为迅速的优势条件有()

①国家政策扶持

文档评论(0)

153****1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