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Word
PAGE
PAGE1
关于职场礼仪小故事(通用15篇)
关于职场礼仪小故事推举(通用15篇)
关于职场礼仪小故事推举篇1
一家大公司需要招聘办公室副主任,在省城的好几家大报上登出了高薪诚聘内容的广告。月薪4000元的确具有不小的诱惑力,一时间应者如云,有近百人报名参与初试,其中不乏硕士生和很多有工作经验者。
初试之后,又经过了三轮面试,最终确定由三人参与最终一轮面试。他们是:一个硕士毕业生,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另外一个有着五年相关经验的年轻人。最终的面试由总经理亲自把关:跟三位应聘者逐个进行交谈。
面试的房子是临时腾出来的,设在人事部的一间小办公室里。等谈话要开头了,才发觉室内恰好少了一把供应聘者坐下来跟总经理交谈的椅子。办公事人员刚要到隔壁办公室去借一把椅子,总经理挥手制止了他:别去了,就这样吧!
第一位进来的是那位硕士生。总经理对他说的第一句话你好,请坐。他看着自己四周,发觉并没有椅子,布满笑意的脸上马上消灭了些许茫然和尴尬。
请坐下来谈。总经理又微笑的着对他说。他脸上的尴尬显得更浓了,有些不知所措,略作思考,他谦卑的笑着说:没关系,我就站着吧!
接下来就轮到年轻人,他环顾左右,发觉并没有可供自己坐的椅子,也是一脸谦卑的笑:不用了不用了,我就站着吧!总经理笑着说:还是坐下来谈吧。年轻人很茫然,回头看了看身后,可是......
总经理好像恍然大悟,说:啊,请原谅我们工作上的疏忽值得深思的求职礼仪的小故事值得深思的求职礼仪的小故事。那好,您就委屈一下,我们站着谈吧!不过,很快就完的。
几分钟后,那个学优进来了。总经理的第一句话仍旧是:你好,请坐。高校生看看四周没有椅子,愣了一下,马上微笑着请示总经理:您好,我可以把外面的椅子搬一把进来嘛?总经理脸上的笑容伸开放来,温存的说:为什么不行以?
高校生就到外面搬来了一把椅子坐下,和总经理有礼有节的完成了后面的谈话。最终一轮面试结束后,总经理留用了这位应届的高校毕业生。
总经理的理由很简洁:我们需要的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人,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一切的学识和经验都毫无价值。
事实也证明总经理的判断精确?????无误。仅仅半年之后,学优就做到了总经理助理得位置上,成为公司中最年轻的高层管理人员。
人生路上,思想和主见就犹如导航灯,指引着前进的道路。学生没有思想,就会变成死啃书的书呆子,即使满脑子是知识,也毫无用处。工作上没有思想,就会成为人云亦云的鹦鹉,何谈什么创造性地突破和成就,假如你想取得成功,记住把外面的椅子搬进来,那把成功之椅。
关于职场礼仪小故事推举篇2
我和小李合作的公司因双方意见不和,小李不辞而别,到外州求进展去了。我留在了纽约。生存的压力像巨大的铅板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带来不多的钱开头像流水一样花去。我不得不放下架子,开头查找工作。
与我相邻的上海人阿季来美一年多,什么工都做,现在一家餐馆做炒锅,每天晚上12点才回来。他让我到职介所去看看。
位于曼哈顿中城的坚尼路唐人街是全美最大的华埠之一。华埠正中有孔子的一尊塑像,沿着塑像往东走,穿过铁桥,便是大大小小的职介所。这里每天都挤满了人,整整一黑板密密麻麻写满了招聘信息。也有的职介所服务员声音特亮,高声叫卖?????,也马上有人应答,几句问答便成交。来此找职业的大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机关干部和从福建偷渡来的人蛇。福建客对工作从不挑剔,只要有工,马上就走。我去了3次,始终定不下来。
你斯斯文文的,英语又不好,好工很难找。还是现实点吧,先打打工再说。东方职介所一位女服务员客气地对我说。我看你做做Busboy(餐厅前台服务生)吧,在前台工作,也不太累。这里有个工,在新泽西,刚开的店,月薪1100美元,包吃包住。我委婉地拒绝了她。我听说餐馆太累,一天12个小时,不行,我得尝试到报社去碰碰运气。
我先打了一份简历,然后复印了几份,上面具体排列了自己曾任过什么职务,做了多少年时间的新闻,发表过什么作品等等。我想凭我这点实力,当个编辑还成什么问题?
纽约有3家大的华文报纸:《世界日报》、《星岛日报》、《侨报》,还有加州的《国际日报》、《神州日报》在纽约设的记者站。当然,也有一些小报。我打听到《侨报》的观点是倾向中国大陆的,便打算到《侨报》去试一试。
电话联系上《侨报》郑总编,他让我把简历传真过去。3天以后,我打电话问老总,对方回答:刚收到,我们研究研究再通知你。一个礼拜后,我再打电话,郑总一听,马上说:编辑部人手够了,现在采访部有一空缺,到社区采访,但要会英文、粤语,还要有身份。我一听,心凉了半截,我英语差,粤语又不懂,更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