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替豆粕的几种粕类.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代替豆粕的几种粕类

菜籽粕和双低菜粕(CANOLAMEAL)

双低菜粕的颜色比暗褐色的菜籽更黄些。黄色品种起源于Brassicacampsetris,而暗色类型起源于B.napus。表7所示为双低菜粕(Canola)和菜籽粕中β-硫代葡糖苷的含量和变异。

用于浸提制油的菜籽品种和浸提工艺方法都会影响菜籽粕的质量。调质的最正确温度区间是100-105摄氏度15-20分钟。这种调质工艺破坏了黑芥子酶(葡糖硫苷酶),该酶能将β-硫代葡糖苷转化为致甲状腺肿因子和辣味化合物;口恶唑烷酮-2-硫酮和异硫氰酸盐。在菜籽粕生产中常发生的过高工艺温度则会降低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

就养分成分而言,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蛋白和能量较大豆粕稍低。其能量价值低的缘由除了高纤维含量之外,还归因于戊聚糖聚合体的存在,该物质是一种消化率很低的非淀粉多糖。高纤维和较低能值的结合限制了双低菜粕和菜籽粕在高浓度肉鸡日粮中的应用。在矿物质方面,菜籽粕和双低菜粕的钙、磷含量较大豆粕高,但将近65%的磷是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且不能利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还含有较高的硫(约1.1%,比照豆粕中的 0.4%)。高硫可引起腿部特别(Summers,1989),因此,在使用(双低菜粕和菜籽粕时,应留意检查饲料和水中的含硫量)。摄入的硫酸盐和硫元素的总量用日粮中硫元素含量表示应低于0.4%。

双低菜粕和菜籽粕的氨基酸比例平衡合理,但缺乏赖氨酸。该粕的氨基酸消化率通常低于大豆粕,特别是对于家禽。因此,在菜籽粕

用于猪、禽饲料时对最终配方中氨基酸的平衡和消化率予以特别的关注是至关重要的。

菜籽粕由于含有β-硫代葡糖苷,在饲用量较高时会导致所饲各种家畜生长速度下降并产生食欲不良问题,特别是猪。在蛋鸡饲粮中如配入量超过5%,在褐壳蛋鸡的蛋黄中就会有鱼腥味或品位下降,这是由于胆碱酯和芥子碱的存在促使蛋黄中三甲胺的积存。当配入量达10%时,蛋鸡会由于出血性脂肪肝导致死亡率上升。已有人提及用菜籽粕喂肉鸡导致胴体异味。也有报导述及肉鸡日粮中含菜籽粕30%时的腿部特别。用菜籽粕喂猪导致猪生产性能较差的主要缘由是适口性不良。饲粮中菜籽粕含量高于5%时可导致仔猪和生产猪的甲状腺、肾脏和肝脏肿大。母猪饲粮中的菜籽粕用量应小于3%以防生殖受损。用双低菜粕取代菜籽粕可使上述问题大为削减,但与芥子碱有关的问题除外。加拿大Canola委员会建议该粕在饲粮中的最大配入比例如下:雏禽/生长禽为20%,蛋禽/种禽为10%,仔猪8%,生长猪/种猪为12%,肥育猪为18%。

棉籽粕

棉籽粕在世界油料籽总产量中排第三位,1997年总产量为1560万吨。全棉籽的典型产量是50%棉籽粕、22%棉子壳和16%棉子油。与大豆粕相比,棉籽粕的蛋白略低约41%,而纤维含量较高达11%-13%。棉籽粕所含能量受其残油的影响,这取决于承受的加工工艺方法。就氨基酸组成而言,棉籽粕在全部四种最重要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方面是格外差的。由于氨基酸的消化率很

差,平衡很差,在猪禽饲料中使用棉籽粕时L-赖氨酸和D,L-蛋氨酸的添加量要高于正常量。

棉酚是棉籽粕中的有毒成分,棉酚使棉籽粕在单胃动物饲料中的使用受到局限。游离棉酚可使心肌和肝脏受损导致心肌水肿、呼吸困难、衰弱和食欲减退。饲粮中的棉酚还能使贮存禽蛋发生橄榄绿蛋黄,这是由蛋中的铁和棉酚发生化学反响造成的。棉籽粕还含有环丙烯脂肪酸、锦葵酸和苹婆酸。蛋鸡吃进这些物质使蛋清发生粉红色变。这些物质还能干扰肝脏代谢并可能增加黄曲霉素的毒害。

无棉酚的无腺棉品种的觉察使棉籽粕能更好地适用于猪禽饲养。但由于这些棉种的棉花产量潜力较低,可用的数量有限。传统的棉籽在肉鸡和蛋鸡料中的配比上限通常为2%,猪料中相应为6%。假设考虑到黄曲毒素的话,鸭料配方中应避开使用棉籽粕。

玉米蛋白粉

1977年世界玉米蛋白粉粕的产量是320万吨。玉米蛋白饲料和玉米蛋白粉是玉米湿磨产品。玉米浆和水通过酶和其他化学物质的加工生产出玉米淀粉、果糖、玉米糖浆和玉米油,并产出两种含麸量不同的剩余糟粕:含20%-25%蛋白和7%-10%粗纤维的玉米饲料,这种饲料原料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最为常用,迟管有资料显示在蛋鸡料中加到25%照旧有价值而不产生负效应。

含40%-60%蛋白的玉米蛋白粉是极好的蛋氨酸和叶黄素来源,但缺乏赖氨酸。这种高蛋白原料广泛地用于禽料补充氨基酸并作为黄色素的来源。该粕的应用常因价格昂扬受到限制。生玉米原料中所含的

残留黄曲霉素和贮存时霉菌生长使玉米蛋白粉易受黄曲霉素的污染。在猪的日粮中玉米蛋白粉的使用量有时限制到 2%以防发生黄色粪(yellowfecalcolor),该色可以提示某些生产者,对家禽来说,价格和低赖氨酸

文档评论(0)

130****39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