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学情评估达标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第=PAGE1*2-11页共=SECTIONPAGES2*24页◎第=PAGE1*22页共=SECTIONPAGES2*24页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学情评估达标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某位同学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某次战役时摘录了“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巷战”“转折点”等关键词。该战役发生的地点位于(???)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苏联

2.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的标志是(???)

A.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B.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C.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D.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

3.1938年3月12日,德国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奥地利。4月初,英法美相继承认了德国对奥地利的吞并。苏联政府提出了召开国际会议制止德国法西斯侵略行为的合理要求,但遭到英法政府的拒绝。这反映出当时(???)

A.国家性质决定外交关系 B.社会主义制度更具优势

C.绥靖政策到达历史顶峰 D.国际协调机制有待健全

4.如表所示为德意日法西斯主义的宣传语。由此推知,德意日法西斯主义(???)

国家

宣传语

德国

重振古罗马帝国的霸业,恢复“古罗马的光荣”

意大利

雅利安种族是对人类作出显著贡献的唯—民族,理应统治世界

日本

日本国体“万世一系”“万国无比”日本应“国兼六合”

A.意图加速世界大战的爆发 B.具有极端民族主义的倾向

C.已经具备统治本国的实力 D.其宣传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5.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逐渐发展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下列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国闪击波兰②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爆发③《慕尼黑协定》的签订④日军偷袭珍珠港

A.④①③②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6.西班牙内战期间,由英、法牵头,苏联、德国、意大利等27个欧洲国家于1936年成立了“国际不干涉委员会”,但德、意仍然给予了佛朗哥叛军大量军事援助,英、法坚持不干涉原则,苏联则支持“国际纵队”进行抵抗,最终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法西斯势力推翻。这可用于说明(???)

A.国际联盟被英法实际控制 B.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绥靖政策有一定现实基础 D.新的国际协调机制急需建立

7.当我们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来审视两次世界大战时,我们发现它们不仅存在着共性,更有着极为不同的个性。下列各项不属于两次世界大战的“个性”的是(???)

①极端民族主义恶性发展

②以重新瓜分殖民地为主要目的

③大战经历了从亚洲到欧洲再到全球的发展阶段

④主要发动者是德国,在两大军事集团间进行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性、跨地区性和洲际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如雨后春笋般破土面出,而且发展之势节节上长;非集团、自主权和共同参与的基本原则和用平等民主协商来解决国际问题的方法使世界性交往具体化。这(???)

A.促进了亚非拉国家内部合作 B.打破了西方主导的旧格局

C.提高了第三世界的国际地位 D.冲击了国际经济旧的秩序

9.下表列出了世界近代以来的部分国际条约。这些条约集中体现了(???)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

约》

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

式解决国际争端

1815年

《维也纳条约》

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

系体系

1920年

《国际联盟盟约》

宗旨包括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

1928年

《非战公约》

强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1945年

《联合国宪章》

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

A.国家间平等交往准则 B.国际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建立

C.国际秩序的逐步完善 D.倡导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

10.有学者指出: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究其根源,是因为工业革命完成之后,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生产力……但走上现代化道路的国家没有适应这一重大变化……而是延续“无为而治”的经济政策。该学者揭示了(????)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 B.西方自由主义的局限性

C.工业革命异化现代化道路 D.苏联经济模式的优越性

11.二战后,美国政府推出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一富布赖特项目,主要资助美国的学生、专家学者等出国学习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专家学者等到美国学习、访问。当时推出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