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解析)).docxVIP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同步练习--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含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姓名:班级:

一、单选题

1.在返日留唐学生的策动下,日本发生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各阶层也深受唐文化浸染,他们吟诵唐诗,雅好唐乐,发展“唐绘”,行唐礼,着唐服。同期的朝鲜和后来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中国文化传递出其独有的“智慧之光”。对此最全面的解读是(???)

A.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 B.唐文化从多方面影响着日本

C.唐文化对周边国家影响深远 D.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

2.如图所示左图是大同云冈石窟的佛教居士维摩诘像,头戴尖顶帽,身着窄小胡服,具有典型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右图是孝文帝迁都后洛阳龙门石窟的同题材作品,头戴高帽,宽衣博带,与东晋顾恺之所绘维摩诘画像较为相似。这反映当时(???)

A.佛教改变了中原生活习俗 B.石窟艺术已遍布大江南北

C.佛教是绘画雕塑唯一题材 D.文化交流呈现交融的趋势

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书中还记载了很多农谚,如“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谷雨前后,种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求”等。这反映了农业生产(???)

A.要充分利用土地 B.要重视选育良种

C.要顺应天时地利 D.要改进生产技术

4.如图所示是东晋南朝时期佛寺数量的变化情况(单位:所)。由此可推知,东晋南朝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基本丧失 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日益融入中国社会 D.佛教从南方不断外传

5.唐代对老子的祭祀被列入国家正式祀典,道教经籍成为科举考试的法定经典,道举是当时科举的组成部分,士人通过道经考试可以成为国家官吏。该现象缘于(???)

A.三教合一促成百家争鸣复苏 B.最高统治者的政治文化政策

C.科举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道教文化契合中国社会土壤

6.唐高祖以老子出函谷关的传说为基础,认为老子乃陇西李氏先祖,要求全国各地大修老子庙并亲自主持拜祭老子的典礼。唐太宗也曾以政令、诏书等形式提高道教的地位。由此可知,唐初(???)

A.道教成为唐朝的“国教” B.传统主流思想受到冲击

C.朝廷依靠黄老之学治国 D.儒学、佛教被官方压制

7.唐代承南北朝之后,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并收纳了北方胡人及外面输入的文化因素。外来人才亦颇有发挥余地,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这表明唐代(???)

A.社会开明开放 B.科技领先世界 C.产生华夏认同 D.经济交流频繁

8.东晋法显所著《佛国记》以精炼明畅的文笔,朴实简明的语言,生动具体地记述了当时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是后人研究印度阿育王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以下科技文化成就与《佛国记》的写成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A.《禹贡地域图》 B.《肘后备急方》 C.《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

9.唐太宗曾提出“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但也言明“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据此可知,唐朝(???)

A.盛行三教合一的思潮 B.重视宗教的实用功能

C.完成复兴儒学的任务 D.缺乏统一的治国理念

10.中国古代绘画功能论在汉末魏晋时期发生转变,具体表现为由春秋两汉时偏重绘画对客观对象的把握、探讨绘画与外在理性世界的联系、宣扬绘画的“教化”功能,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绘画对作者心灵的主观抒写与对主体情感的认知,宣扬绘画的“畅神”功能。这一转变(????)

A.强化了绘画的社会实用功能 B.受到政治文化与哲学思潮影响

C.冲击了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 D.促进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兴起

11.“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7世纪的长安“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以于长安得之。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这表明7世纪的长安(???)

A.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B.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C.呈现思想多元特征 D.彰显兼收并蓄特色

12.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 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13.魏晋时期,游艺活动的审美性和艺术性得到了士人的认同与喜爱,文学作品与游艺活动的娱乐性和艺术性碰撞在一起,推动了魏晋文学游艺书写进入了兴盛时期。这可以用来佐证魏晋时期(???)

A.统治者奉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B.儒家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文学的内容受制于大众活动 D.主流文学体裁发生变化

14.唐义净翻译尊者胜友集的《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卷八)中,提到有五种“盐药”,第五种为“三没达攞(lu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