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朝花夕拾》近三年中考真题题型集训
一、选择题
【2022年吉林省中考语文真题】
下面是对《朝花夕拾》主题的理解,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表达对童年自由快乐生活的喜爱。
B.表达对儿童天性被束缚无奈和厌烦。
C.揭露阿长、庸医、衍太太等人在人性方面的丑陋。
D.批判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答案】C
二、小语段阅读
【2022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语文真题】
名著散发着持久魅力,让人常读常新。请根据下列选段,完成阅读任务。
(1)【读近·知内容】撷拾经典,轻嗅花香。以下语段选自名著
《_________________》,这一选段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段一:“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
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
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
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
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答案】①.【读近·知内容】朝花夕拾②.父亲要我背会书后才能去看
会
三、非连续文本阅读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语文真题】
名著阅读课,“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教育观”专题,老师选择了三篇文
章的片段,请完成下面小题。
【甲】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
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
于到七言。
(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乙】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
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
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
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
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节选自《五猖会》)
【丙】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
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
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
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
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
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
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
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1.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三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
由天性的束缚,请写出文中“先生”“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
现。
2.你喜欢乙文的父亲形象,还是喜欢《傅雷家书》中的父亲形象?说说理由。
3.结合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
天性”,让“他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呢?
4.经典的力量在于永不过时,今天某些人身上还有“父亲”和“塾师”的
影子,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①甲文中“先生”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过于单一,读书生活枯燥,
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②乙文中“父亲”完全不顾及儿童的心理,在孩子兴致
勃勃将去看五猖会时,让孩子背书,大扫孩子的兴致,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③
丙文中“塾师”不准孩子看“略有图画”的书,只读“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书,
无视孩子的渴求(好奇心),束缚了孩子自由爱美的天性。
2.①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