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第5章ppt课件.pptx

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版第5章ppt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3)抗弯受拉纵向钢筋As和受压纵向钢筋As’是分别配置在截面受拉边缘区和受压边缘区,为集中配筋布置。

抗扭纵向钢筋Ast是在截面周边对称均匀形式布置的形式。

;(4)抗剪所需的受剪箍筋Asv:同一截面上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nAsv1(n为同一截面上箍筋的肢数,Asv1为单肢箍筋的面积)。

抗扭所需的受扭箍筋Ast1是沿截面周边配置的单肢箍筋截面面积。;29;5.3T形、工字形截面和箱形截面受扭构件;31;(2)截面划分原则

按T形或工字形截面的总高度划分出肋板并保持其在总高度上完整性的矩形截面,然后再分别划出受压或受拉翼缘板的矩形截面。

对T形或工字形截面的受压翼缘板矩形分块宽度和厚度应满足。

对工字形截面的受拉翼缘板矩形分块宽度和厚度应满足

;33;(3)假设抗扭构件的配筋强度比,把需受扭箍筋计算值Ast1/sv代入式(5-3)求得所需的抗扭纵向钢筋所需计算面积Ast。再与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所需的纵向钢筋面积值As叠加后,来选择纵向钢筋直径和布置;

(4)划分的受压和受拉翼缘板矩形分块按受纯扭作用计算,所受扭矩为按式(5-30)、式(5-31)计算划分到的受压和受拉翼缘板矩形分块扭矩设计值和,再按第5.1节介绍的方法分别对受压和受拉翼缘板矩形分块进行抗扭纵向钢筋和箍筋计算。;35;36;(3)当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承受弯剪扭作用时,仍采用T形、工字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

把箱形截面视作截面宽度为b、高度为h的矩形,类似于T形和工字形截面划分的肋板来分块,按承受剪扭作用计算。

受压翼缘板按承受纯扭作用计算。;38;39;40;41;42;43;44;45;46;47;48;由式(5-26)计算《公路桥规》要求的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min:

=0.27%<ρsv=0.34%

故满足要求。

(7)构件所需抗扭纵向钢筋计算与布置

按配筋强度比ζ=1.2、箍筋布置间距sv=120mm和箍筋截面积Asv1=50.30mm2,由式(5-3)求得所需抗扭纵向钢筋面积为:;相应的抗扭纵向钢筋配筋率ρst,而由式(5-27)计算《公路桥规》要求的最??抗扭纵向钢筋配筋率ρst,min为:

ρst,min=0.08(2βt-1)fcd/fsd=0.08(2×0.89-1)13.8/330=0.261%

计算的抗扭纵筋配筋率ρst=0.37%ρst,min,故满足要求。

抗扭纵筋和抗弯纵筋的截面配置计算

按构造要求,抗扭纵筋之间的间距不应大于300mm,而矩形截面高度为600mm,故抗扭纵筋沿截面高度可以布置三层或四层,现按四层布置,每层所需抗扭纵筋面积为Ast/4。

按所需截面抗弯纵筋面积和抗扭纵筋面积叠加原则,进行截面纵筋选择与设计布置如下:;51;52;

文档评论(0)

润哈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广州乾星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01MA5B6X8T7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