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技术新项目管理规定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为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管理,规范新技术、新项目在
临床的应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执
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
法规制定本办法。
一、定义
新技术、新项目是指我院尚未开展的新医疗技术和项目,医院鼓励
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新项目,鼓励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
术。新技术、新项目应当遵循科学、安全、合法以及符合社会伦理规范
的原则。禁止开展已明显落后或不再适用,需要淘汰或技术性、安全
性、有效性、经济性、伦理及法律等方面与保障公民健康不相适应的技
术和项目。新技术、新项目的认定时间为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
分级:
1、技术改进项目:在原开展的项目上有所改进。
2、院级新项目:本院未开展,其他医院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3、市级新项目:本市未开展,省内其他地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4、省级新项目:省内未开展,国内其他省市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5、国家级新项目:国内未开展,国外已开展的技术项目。
6、国际新项目:在国内外均未开展的技术项目。
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条件:开展新技术人员必须是中级以上
职称人员;第一例新技术施行者必须接受该技术省级医院培训的经历,
经科室同意,报医务科,经医院批准后方可开展该项新技术;医院其他
人员开展该项技术必须在新技术临床试用期结束后,经医院批准临床推
广应用,在已掌握该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5例以上,经科室同意,
报医务科,经医院批准后方可独立开展该项新技术。
三、申报与评审程序
1、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科室或个人,需向学术指导管理委员会
申请进行技术评价,并向医务科提交以下材料:
(1)《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专业技术评价申请书》(见附件
一)
(2)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相关人员执业证书(复印件)
(3)拟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报告,包括:
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设备、设施及其他相应辅助支持条件;
③主要技术人员的资质、履历;
④该新技术、新项目目前国内、外的应用情况,风险评估及应急方
案;
⑤适应证、禁忌症和疗效判定标准;
⑥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和疗效评价指标及方法;
⑦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与其他技术治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
用及疗程比较;
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2、医务科对科室所报的技术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进行审核;医务
科对开展该技术项目的人才、技术、设备及其他条件的相适应、相配套
等方面进行审核。
3、经医务科审核后的技术、项目,应及时提交医院学术委员会审
查。对所报技术、项目的目的、意义、实用性、可行性以及实施的方
法、步骤、风险、应用价值、推广前景、伦理与法律等方面进行论证和
评估,对项目主持人进入准入资格评审。
4、医院学术指导管理委员会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周内进行技术评
价,并在评价工作结束后10日内,将技术评价结论书送达申请的科室或
个人。
四、实施要求
1、新技术、新项目的主持人必须就开展该技术项目的目的、意义、
适用范围、操作规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等制定实施方案及
实施计划(含预期目标和考核期内完成例数),并按阶段向医务科书面
汇报实施情况。
2、各有关科室应积极支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必要时可集中科内
的人力、物力及病例资源,或申请科间、院间协作,统一实施。
3、对于高难度、突破性的新技术、新项目可借助外力实施;对于系
列化、需增加投入的新技术、新项目应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
点后面”的原则逐步实施。
4、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不但要“求新”,而且要力争“做久”,要
有长远的发展规划,努力缩短技术成熟周期和注重培养新人,达到尽快
掌握和常规应用的目的。
5、职能科室应做好组织、实施、协调工作,实行跟踪评价制度。新
技术施行者应定期向医务科汇报开展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应用效
果、并发症、不良反应等。医务科应当加强医疗新技术临床适用的质量
控制,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实验教学指导书.pdf
-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程序.pdf
- 谈判学商务案例分析6篇.pdf
- 注会-战略-第六章 风险与风险管理 必做客观题.pdf
- 科研课题中期汇报.pdf
- 氰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pdf
- 工程经济与管理试题.pdf
- 表面活性剂复习题答案.pdf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pdf
- 知情同意书-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df
- 医师变更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填写说明.pptx
- 基于多尺度深度功能视觉显着性visual saliency based cvpr paperli sality.pdf
- eee连续离散时间信号系统信息教师电子邮件module outline 16 yangduWK1模块大纲EEE 16Yangdu.pdf
- 参考说明components420-439 anco components170 nokia 5100诺基亚.pdf
- 建筑设备热水饮用水供应饮水hot water and drinking.pdf
- unit 7知识清单及练习2021-2022学人教版英语七级下册.pdf
- 课时用斜边直角证明三角形全等.pdf
- 交叉处理共参阅pa 6 off pb.pdf
- 奥迪当前计划号26audia8德语s14d v.pdf
- sikic数据结构与算法版全讲四季教程串数组理想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