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积累应用

1.?课内外名句及常识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瓦缝参差,___________。(《阿房宫赋》)

(2)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论》)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自然不随人事变化,兀自更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象为宾客。(《念奴娇·过洞庭》)

(5)《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一句中“黔首”的含义是_______,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

(6)《装在套子里的人》借_______(即文中的“我”)和_______(职业)伊凡·伊凡尼奇的谈话叙述______(职业)别里科夫的故事。

(7)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狡狯的精灵”出自《___________》,“老田鼠”、“光荣的工兵”出自《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钉头磷磷????②.?多于在庾之粟粒????③.?多于周身之帛缕????④.?并力西向????⑤.?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⑥.?六朝旧事随流水????⑦.?但寒烟衰草凝绿????⑧.?尽挹西江????⑨.?细斟北斗????⑩.?百姓?????.?秦代衣服尚黑,平民以黑巾裹头?????.?布尔金?????.?兽医?????.?教师?????.?仲夏夜之梦?????.?哈姆莱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磷”“庾”“粟”“帛”“衰”“挹”“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2.?加点字解释

(1)永保无疆之休(《谏太宗十思疏》)?????(2)为报倾城随太守(《江城子·密州出猎》)

(3)胫不生毛(《韩非子·五蠹》)????????(4)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答司马谏议书》)

(5)君若绥之以德(《左传·僖公七年》)

【答案】(1)休:美善。(2)倾城:全城。(3)胫:小腿。(4)度:计划。(5)绥:安抚。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休:美善。这里指政权的和平美好。句意: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2)倾城:全城。句意: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3)胫:小腿。句意:小腿上不长毛。

(4)度:计划。句意: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

(5)绥:安抚。句意: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从?

3.?翻译下列句子。

(1)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答司马谏议书》)

(2)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3)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晋灵公不君》)

【答案】(1)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

(2)成名很高兴,用笼子把蟋蟀装起来带回家,全家庆祝,即使是连城宝玉也比不上。

(3)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强聒”,勉强啰嗦;“略”,简单;“辨”,同“辩”,辩解。

(2)“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举家”,全家;“虽”,即使;“啻”,止。

(3)“君”,名词作动词,行君道。“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画;“雕墙”,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辟”,通“避”,躲避。

4.?按要求选择。

(1)在下文的新闻报道中,表述最不恰当的一处是(????)

中国国防部去年4月发布的《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白皮书指出,(甲)中国武装力量在抢险救灾中首当其冲,承担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救援任务。(乙)完成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被列入武装力量多样化运用的基本政策和原则。(丙)中国军队在历次灾难救援中表现出的组织性、专业性、高效性赢得了人民的信任,被称为救灾的中流砥柱。(丁)每当解放军抵达灾区,群众的反应都是无比欢迎和感到安心。

A.?甲??????????????????????????????????????B.乙??????????????????????????????????????C.?丙???????????????????????????????????????D.丁

(2)将下列语句连成语义连贯、层次清楚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仕宦则难免抗尘走俗,不仕又必须解决生计困境

②而在严峻政治氛围挤迫下的诗人

③诗人科举或仕宦上的成功当然带来人生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