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docx

语文板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板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笔者运用心理学组块知识,结合薛法根老师创立的组块教学法,融合在日常教学中。将课文中散乱的教学内容整合成有序的实践板块,每个板块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心理学,板块,实践,思考

引?言:传统的语文教学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原生态的语文教学法已经跟不上课改的脚步。为了突破这一困境,笔者将心理学组块知识和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法相结合,融入课堂教学,将课文中散乱的教学内容建设性重构,促进儿童言语智能的充分生长,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构建更科学高效的课堂。

我曾听学生说:学文没有用,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就靠死记硬背。我也曾听老师说:课改改得他不知道怎么教书了。这些话道出了传统语文教学尴尬的境地,也说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困境。如何跳出这一怪圈,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课堂教学针对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再将心理科学的一些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或许能突破这一重围,将语文知识教得更专业。笔者结合心理学知识和薛法根老师的组块教学,探讨如何将零散的语文知识重新构建,形成科学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文章伊始我们先来了解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组块。

一、板块教学的概念

1.第一板块,看小故事,理解组块。

理解概念之前我们先看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山田本一是来自日本的马拉松名将,他曾两次在国际马拉松比赛中荣获世界冠军。记者采访他如何摘得桂冠,他每次都回答:“需要凭智慧打败对手!”后来,他终于在自传中写出了致胜秘笈,原来每次大赛前,他都会事先把比赛道路详细看一遍,把路线中比较显眼的地标做上记号。比如在一座公园前做第一个标记,在一栋建筑物前做第二个标记,以此类推,这样从起点标到终点。比赛一开始,他先向第一个小目标发起冲刺,到达后,再向第二个小目标奋力冲击。就这样,整个赛程被他划分为若干小目标,分化瓦解,跑起来就容易多了。这位著名运动员的故事告诉我们:目标是需要分解落实的。这个原理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组块”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

2.第二板块,组块概念,板块教学。

“组块”(chuck)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提出的测量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的一个信息单位。他注意到人类的工作记忆容量是有限的,这种有限性主要指:1.记忆保存的时间有限;2.记忆保存的容量有限。

在心理学中为了方便记忆,我们把需要记住的东西放在一起,想办法找出其中的某些联系,进行分类整合或加工构建,使之融合成一个小的整体,就称之为“组块”。

合理运用组块化理论可以改善人们的记忆能力,我们可以先将资料划分成若干小项,逐个记忆那些小项,一一落实目标,那么解决问题就势如破竹、一蹴而就了。这种技巧在任何领域都是极为有效的策略。

薛法根老师在此科学基础上提出了组块教学: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主线,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有序的实践板块,促进儿童语言智能的充分生长。

在系统的学习心理学知识和薛老师的组块教学知识后,我将二者加以整合并重新构建,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实现从普通课堂到高效课堂的突破,两套理论有机结合后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创设出新的观点我称之为“板块教学”。下面我将以《观潮》一文为例详细介绍板块教学的实践运用。

二、板块教学的实践

1.第一板块,打破传统,学习词串。

以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观潮》一文为例,我们先来看原生态教学法:通常为老师先出示词语表,指名学生认读或小游戏认读,然后学生集体机械重复朗读数遍后,老师开始单独讲解课文,之前的生词读完即忘。词与词之间是毫无关联的教学,词语教学与课文教学脱节。组块重构后我将词语分类整理,出示以下几组词串:

第一组:若隐若现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第二组:闷雷滚动齐头并进山崩地裂

第三组: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本文的四字词语较多,将以上词语分组后,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想象画面。先分别说一说第一组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再想象钱塘江潮来前江面的景色,人群的众多和人们期盼潮来的样子。

第二组词语不光可以想象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还可以联系雷声想象潮来时的声音,再联系生活中所听到的巨大响声想象浪潮的震耳欲聋,如演奏时的锣鼓喧天,过年时的鞭炮齐鸣……;“齐头并进”一词可以想象“马”的矫健之身,再想象“战”马的不知疲倦、四蹄生风,接着想象一排“白色”战马的视觉之美,然后想象“千万匹”白色战马的浩浩荡荡,最后想象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的不可阻挡之势,还可以同时想象千万匹战马踏地而来的巨大声响。

第三组词语则想象潮去后余波犹在,江面仍在风号浪吼的模样,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试着描述“漫天卷地”是怎样的画面。

想象画面,我们要特别注意文中描写生动的词句,这样的词句很容易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而上面这三组词语正是分别提取了课文三个部分的关键词。想象完之后请学生找规律,你们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