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JGJT12-2019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docx

JGJT12-2019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docx

  1. 1、本文档共1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T12-2019备案号J2747-2019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applicationof

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

2019-07-30发布

202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applicationof

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

JGJ/T12-201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2。年1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9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forapplicationof

lightweightaggregateconcrete

JGJ/T12-2019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海淀三里河路9号)

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建筑工业印刷厂印刷

*

开本:850X1168毫米1/32印张:4%字数:127千字

2019年11月第一版2019年11月第一次印刷

定价:30.00元

统一书号:15112-3341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

(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www.cabp.com.cn网上书店:http://www.china-building,com.cn

3

3

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2019年第20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T12-2019,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和《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51-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9年7月30日

3

3

PAGE

PAGE#

刖s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5.配合比设计;6.结构设计计算;7.构造及构件规定;8.结构构件抗震设计;9.生产与施工;10.质量检验和验收。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修订了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关参数;2.修订和完善了矿物掺合料内容;3.增加了轻骨料混凝土抗冻性能要求;4.增加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允许偏差的规定;5.增加了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的规定;6.增加了对于不同抗冻等级和抗硫酸盐等级的轻骨料混凝土相应配合比关键参数的要求;7.分别增加了复合矿物掺合料、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和预应力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最大掺量的规定;8.修订了蓄热系数的计算方法;9.与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相协调,修订了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受弯构件短期刚度计算公式等。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0号;邮编:100013)o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杭州通达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同济大学

苏州科技大学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重庆建工建材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安托山混凝土有限公司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为海建材有限公司北京金隅混凝土有限公司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浙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城建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华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丁威

朱爱萍

王晶

邵永健

王跃伟

赵勇

王建平

周永祥

张川

于秋波

沈红梁

杨正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沈阳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