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通读”策略.docx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通读”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通读”策略

——以课本中苏轼作品为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新概念,并具体指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在传统文化不断复兴的社会背景下,在注重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中,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可否让学生坐在课堂中如观看《长安三万里》之类电影一样对古诗文产生兴趣,同时有效开展古诗文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为试图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根据个人的认识和初步实践,笔者以初中统编教材中苏轼的古诗文篇目为例,浅谈古诗文教学中的“通读”策略。

一、古诗文“通读”的涵义

在语文学习中,“通读”一般指学生对作品进行全篇阅读,是基本的学习方法,本文讨论的古诗文教学中的“通读”,与之略有不同。

(一)阅读对象上的“文通”

在阅读对象上,古诗文“通读”不仅仅指古诗文作品本身,还包含作品、作者以及与两者相关的文字内容。和电影一样,文学作品也是围绕“人”创作的,真正理解一篇古诗文作品,必须通读其中的“人”:写作的“人”(作者)、作品中的“人”,由此阅读作品的“人”(读者)才能掌握作者的写作动机,从而“以人来对待人,以心来接触心”,与之产生共情,真正读懂作品。只不过电影通过影像表现“人”,而古诗文中的“人”都在文字中。

(二)阅读主体上的“人通”

在阅读主体上,“通读”并不仅仅指学生,而是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阅读团队,其中教师主要为“教”而阅读,学生是为“学”而阅读。因为“通读”的内容广泛,所以不能全部由学生自主完成,有些内容需要由教师阅读后,以适当的形式“喂”给学生。无论阅读的主体是谁,最终是让学生读懂作品。

(三)学习方法上的“学通”

在学习方法上,“通读”并不仅仅指文本阅读,还包括阅读前对阅读主题、核心人物、主要书目的选取;阅读后的知识整理、跨学科探究等工作。阅读前的工作是“通读”的出发点,关联此学习项目的目的和思路;阅读后的工作既是此项“通读”的结论巩固,也能为下次的“通读”做好准备。

因此,“通读”并不仅仅是对作品的阅读,也不仅仅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更非简单的“读”的过程,而是师生在一个古诗文学习项目中的共同策划、落实、总结。一次“通读”既是一个学习项目的完整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积累和组成环节之一。

二、古诗文“通读”的途径

古诗文的“通读”应立足语言运用的习得,促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萌发,从而真正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以下根据初中课本收录的苏轼作品,解读古诗文“通读”策略中的历史、常识、人物三条途径。

(一)“通史”为骨,建立多文本阅读的时间轴

初中统编版语文教材(五四制)中,共选录苏轼的7篇作品(包括2篇课外阅读),按照教学先后顺序编号为: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②《书戴嵩画牛》(六年级);③《记承天寺夜游》;④《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八年级);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⑥《江城子·密州出猎》;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九年级)。其中的大部分课文,教师都会进行单篇讲解,分析作品的字词句、创作背景、思想感情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对作者苏轼的了解也会逐渐加强。

然而,由于这些作品并非按创作的年代顺序出现在学生面前,因此苏轼的形象也是跳跃的。例如,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作于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苏轼时年48岁,他从“乌台诗案”中死里逃生,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作品在淡定的情绪中暗藏着一丝无奈。九年级《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二词,却是苏轼更年轻时在密州所作,当时政治环境还未恶化,“乌台诗案”也未发生,因而作品的底色更明亮,情感更加豪放。从单元学习的角度看,这些单篇讲解的课文被置于单元主题之下,阅读和理解自有其逻辑。然而,如果从整体学习的角度看,苏轼的形象、历史背景、创作情感都是被打乱的片段,苏轼隶属于各篇课文,而非课文隶属于一个苏轼。

将以上7篇作品按创作顺序排列是②①⑥⑤⑦④③,如果以“乌台诗案”这一“促成苏轼人生思想成熟”的变故为分界线,②①⑥⑤作于之前,⑦④③作于之后,且这3篇集中创作于作者被贬黄州的元丰五年至七年(公元1082年—1084年)间。建立这样一条时间轴,目的是去对应作者人生的时间轴,如果每学到一篇课文,学生都能将作品按顺序置于作者的人生时间轴上,那么他的创作背景、人生境况会更清晰,他的创作动机和情感也更易理解,作品的风格变化也更容易比较。

建立时间轴进行通读,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就初中阶段而言,学生对苏轼及相关课文的了解将更为全面和深入;就个人成长而言,今后阅读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时,时间轴的概念将帮助学生培养多文本整体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对于全面提升个人素养有颇多助益。

(二)“通识”为肉,铺设单篇阅读的文化场

古诗文学习的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