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课件.ppt

休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休克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休克是以突然发生的全身低灌注导致广泛细胞缺

氧和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创伤和疾病的病理生理学“最终共同通路”〔1〕。由于引起休克的原因众多,早期诊断困难。休克以其高发生率和高病死率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医学难题。

现代医学对休克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休

克的基础是组织低灌注、缺氧和乳酸生成。缺氧的血管内皮细胞使白细胞活化并与之结合,释放直接损害物质(如蛋白酶)和炎症介质,触发瀑布样失控性炎症反应和凝血过程〔2〕。某些炎症介质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活化核转录因子(NF-κB),使一氧化氮(NO)大量生成、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渗漏、微循环障碍。

;

广泛的细胞缺氧终致多器官衰竭〔2〕。在所有休克类型中,治疗最困难、病死率最高的当属心源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并发症和首要死亡原因,其发生率为7%~10%,住院病死率80%以上〔3〕。感染所致的严重脓毒症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首位死因,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死率从过去的28%上升到如今的50%〔4,5〕。人类为降低休克的病死率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西医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西医治疗进展

;;B-型利钠肽———奈西立肽(Nesiritide)奈西立肽是一重组B-型利钠肽,2003年批准用于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9〕。其治疗机制包括扩张动静脉血管、利尿、增加钠排泄、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活性,降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缓解心衰症状。常用于对其他血管扩张药、正性肌力药和利尿药无反应或有心律失常危险的心源性休克治疗,其作用不依赖β-肾上腺能传导通路,对服用β受体阻滞药的患者仍然有效〔9〕。由于肾功能状态是决定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奈西立肽治疗心源性休克的最终效果需进一步评估。

;2脓毒性休克治疗进展

2.1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及清除感染源

抗生素广泛应用或滥用也带来不良后果,细菌耐药

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成为两大恶果。进入21世纪,细

菌耐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严重脓毒症的治疗

陷入空前困境。一项纳入2000余例患者不适当抗生素

使用的前瞻性研究显示,32%患者发生细菌耐药。脓

毒症发生时合理抗生素应用使病死率由34%降至18%

〔14〕。2004年11个专业组织共同发起拯救脓毒症

运动,发布《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建

议,早期(在诊断脓毒症1h内)开始适宜抗菌药物治

疗,48~72h后进行再评估,判断抗生素使用是否

得当。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清除感染源非常重要,如

引流脓肿、坏死组织的清创、拔出感染的血管内导管

等〔4〕。

;;2.3激素治疗

CroninL等〔14〕对20世纪60~80年代文献进行

荟萃分析显示,短期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抗炎治疗并未降

低脓毒性休克的病死率,反而增加胃肠道出血、继发感

染和升高血糖的危险。近期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刺激试验研究证实,70%脓毒

症患者存在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15〕。一项对包

括202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15个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

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加快逆转休克。低剂量氢

化可的松治疗5天以上能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28天病死

率和住院病死率〔16〕。为此,《拯救脓毒症运动治疗

指南》推荐,对所有需要应用升压药的脓毒性休克患者

每日给予氢化可的松100~300mg,连用7天〔5〕。

;2.4活化蛋白C(APC)

APC是一种内源性抗凝物质,能抑制V因子和Ⅷ因

子,抑制中性粒细胞释放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具有抗

炎特性。大规模研究证实,重组人活化蛋白C(rhAPC)

干扰脓毒症患者促炎症和促凝血环境,抑制内皮细胞活

化和凋亡,是肿瘤坏死因子的抑制物。2001年完成的

一项包括11个国家、164个医疗中心同时进行双盲、随

机、对照研究(1690例)显示,rhAPC24μg/(kg·h)

连续输入96h,28天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7%和

30.8%),受损的心血管和肺功能可更迅速恢复,显著

降低器官衰竭评分值。证实APACHEⅡ评分>25分的

患者rhAPC治疗获益〔17〕。当年,FDA批准rhAPC

上市,并限定该药物只能用于APACHEⅡ评分≥25分

并有生命危险的高危患者。

;;2.5拮抗或清除细菌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

内毒素诱导体内炎症介质产生和失控性释放在脓

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阻断炎

症反应过程某个

文档评论(0)

mend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