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41815.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 第1部分:框架.pdf

GBT41815.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 第1部分:框架.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5.240.01

CCSL67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1815.1-2022/ISO/IEC30107-1:2016

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

信息技术

第1部分:框架

Informationtechnology-Biometricpresentationattackdetection一

Part1:Framework

(ISO/IEC30107-1:2016,IDT)

2022-10-12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唱#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X.IIJ

GB/T41815.1-2022/ISO/IEC30107-1:2016

目次

前言…·……皿

引言…·……N

1范固……

2规植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缩略i吾……·……2

5呈现攻击的特性描述…..…………….2

5.1总则…………………2

5.2呈现攻击工具……......…........…3

6呈现攻击检测方法框架………….4

6.1呈现攻击检测类型…………………4

6.2质询/响应的作用…

6.3呈现攻击检测过程

6.4生物特征识别系统架构中的呈现攻击检测

7生物特征识别系统中假冒呈现攻击的阻止手段………….8

参考文献……...…….…9

I

GB/T41815.1-2022/ISO/IEC30107-1:2016

目IJ~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GB/T41815《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的第1部分,GB/T41815已经发

布了以下部分:

1部分:框架;

第2部分:数据格式。

本文件等同采用ISO/IEC30107-1:2016《信息技术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检测第1部分:框

架》。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想中天科技有限公司、平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市熠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赛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旷视科

技有限公司、北京万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眼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虹霸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中科虹

星科技有限公司、广州麦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景联文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新大陆

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vg-sh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