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VIP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 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测试卷-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论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

A.加快了高层人才的流动 B.提供了国家治理人才基础

C.有利于封建政治民主化 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的膨胀

2.官缺制度作为清代选任制度中的组织原则与实现形式,是满族统治者为保证以本民族为主的旗人的出仕权益,笼络汉人为其统治服务而创设的特有制度,体现了行政权力在不同民族属性官员间的分配和调置。据此可知,该制度(????)

A.体现了社会的包容开放 B.顺应了当时统治的需要

C.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养 D.消除了民族交流的障碍

3.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hé,何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推恩令 D.察举制

4.下列表述中,时间与具体历史实事相符合的是

A.秦朝丞相可以要求御史大夫向其汇报工作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是由于家世门第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

C.唐代“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唐玄宗的腐败无能

D.明太祖要求阁臣对奏章进行“票拟”,最后由他进行“批红”

5.下列关于英国文官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政务官实行常任制 B.政务官与内阁共进退

C.事务官实行常任制,政务官与政党共进退 D.事务官与政党共进退

6.明洪武三十年二月的会试中,被录取的全部都是南方人,北方人无一人被录取。朱元璋怀疑当时的考试官有徇私舞弊的倾向,便训斥其考试官,并对考试官严加治罪,随后录取的全部为北方人,史称“南北榜案”。对“南北榜案”成因解释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经济重心南移进程正在加速 B.南北经济状况影响文化发展

C.国家对地域政治平衡的需要 D.南北取士不均问题长久存在

7.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顺应社会发展变化,下令废除了延续近400年的九品中正制,代之以科举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适应了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化

②将官员选拔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有利于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

④自此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完全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英国逐渐形成两党政治,但由于两党轮流执政,所以任意一党得势后都会大幅度地在官僚体系中排除异己,甚至还滥用职权,任人唯亲。这造成的最严重后果在于(???)

A.有利于旧贵族势力的壮大 B.容易滋生官员的官僚习气

C.导致资产阶级政权的丧失 D.不利于政府工作的连续性

9.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中“品”主要是指()

A.品评官的职位等级 B.品评士人的家世等级

C.划分士人优劣的等级 D.授予士人官职的等级

10.南朝梁武帝在建康设立主要招收寒门子弟的五经馆,并且免除他们的生活费,由当时最著名的五位儒家学者负责教授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考试及格就授予官职。这一做法

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 B.政府保障平民受教育权利

C.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 D.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

11.自隋唐而上,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本朝(宋朝)贵人家选婿,则“榜下捉婿”。这种变化反映出宋朝

A.社会阶层的流动 B.士族制度的强化

C.科举制度的完善 D.布衣阶层的壮大

12.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如表所列信息,按朝代正确分类是(???)

A

“内外服制”、“宗法制”、“分封制”

B

“中书门下”、“行省制”、“台谏合一”

C

“内阁制”、“六科给事中”、“科举制”

D

“上记制”、“三公九卿制”、“中外朝制度”

A.A B.B C.C D.D

13.《新唐书·萧至忠传》载:“始,至忠为御史,而李承嘉为大夫,尝让诸御史曰:‘弹事有不咨大夫,可乎?’众不敢对,至忠独曰:‘御史,天子耳目也,其所请奏当专达,若大夫许而后论,即劾大夫者,又谁白哉?’承嘉惭。至是,承嘉为户部尚书,至忠劾祝钦明、窦希玠与承嘉等罪,百寮震悚。”材料表明,唐朝御史(???)

A.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 B.行使相对独立的监察权

C.拥有议事、驳正的权力 D.与大夫的权力相互制衡

14.新中国成立后干部制度部门不断建立健全,大力加强对全国组织工作的领导;党员和干部的吸收、审查

文档评论(0)

134****3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