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作业技术规范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机耕地作业技术规范;选择合适的耕作措施、行走路线,并做好开墒、收墒的水平调整;作业中不容许倒退,若必须短距离后退时应渐渐后退,犁架上严禁坐人,严禁在行进中的机组附近穿越;地头转弯时,应在第一铧到过地头起落线时起犁,待犁所有升起后再低速转弯;机组转移地块时应慢行,悬挂犁、牵引犁应升至最高位置锁定并调紧限位链,牵引犁升起后应固定升降操纵手柄,长距离转移要卸去犁铲和抓地板。工作中根据作业质量规定及时进行调整。;耕地作业质量规定:开墒直,每1000m内小弯不超过两个,弯曲度≤±10cm;耕后地表平整松碎;耕深符合农艺规定,深浅一致;翻垡、覆盖良好;不重耕、不漏耕;耕到头、耕到边。

;农机整地作业技术规范;选择合适的整地措施、行走路线,牵引线调整对的,对偏置式耙(24片缺口重耙)偏牵引调整对的;根据作业质量增减配重,调整耙组偏角,选择合适的耙深,保证碎土性能。牵引耙作业时,不准急转弯、倒退,悬挂耙须在提高后方能转弯或倒退。;???

整地作业质量规定:耙深符合农艺规定,深浅一致(与规定误差≤±10%);地表平整;耙后土壤松碎,碎土均匀,土块大小符合农艺规定,地表无明显杂草、残茬、肥料:不重耙、不漏耙,耙到头、耙到边,地角漏耙处≤2m2,交接行重耙≤±10%的耙幅,交切耙行走路线对的,1000m长的田块不得少于7个对角线,收尾时绕田块一周。

??;农机播种作业技术规范;圆盘刃口厚度不超过外0.5mm,缺损不超限;开沟器导种板安装位置对的,与圆盘间隙为1~2mm,前后列开沟器应互相错开,间隔均匀,其他型式的开沟器其安装、调整、开沟器刃口厚度均应符合技术规定。牵引或悬挂装置、行走装置、传动机构、升降机构及播深调整机构、播量调整机构、覆土及弹压装置安装、调整对的,工作敏捷、可靠。;作业前,根据不一样的播期,对单口排量、播种量、播肥量进行试验、调整,直至符合农艺规定。作业中选择合适的播种措施,确定好地头线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播深,坚持限速播种,严禁高速播种,及时覆盖、弹压。作业中不准倒车、转弯,尽量防止停车,若因故停车后重新工作时,应在开沟器前50cm左右撒某些种子;地头转弯时,及时提高开沟器、划行器,待开沟器完全出土后低速转弯;更换品种时,必须彻底打扫种子箱和排种装置。;工作中应根据作业质量规定及时地进行检查和调整。播种作业质量规定:适时播种,播量精确,符合农艺规定,籽粒破碎率≯1%,单口排量误差≯±2%,亩播量误差≯±3%(穴播每穴下种量2~4粒时,平均每穴下种数≮80%,穴距误差≯±5cm);播深符合农艺规定,播深一致性误差≯±0.5cm;下种均匀,无断垄,覆盖严密;播行直,50m内弯度≤10cm,行距一致,播幅内行距误差≯±1cm,机组来回交接行误差≯±5cm;地头起落线整洁,播到头、播到边,不重播、不漏播;施肥均匀,施量符合农艺规定,对种籽不得产生肥害。

???;农业机械田间作业质量规定;4、覆盖严密,垡片翻转良好,无立垡回垡。地表残茬、杂草及肥料覆盖严密。

5、耕地规定耕直。50米内直线度误差不超过15厘米。

6、地头整洁、不重更不漏耕、地边地角耕到。

7、耕后地表平整、土壤松碎。

8、开闭垄作业措施交替进行,不得数年反复一中耕翻方向。

9、茬高、草多的地块,应先进行清株灭茬作业后再耕地。;二、整地作业技术规定

1、平:作业的地土壤表层没有垄起地土堆、土条和明显的凹坑。2、齐:田边地角要整到。

3、松:作业后表层土壤疏松、保持合适的松紧密度。整后地要上送松下紧。

4、碎:土块要耙碎,不容许有尺寸不小于10厘米以上的土块、泥条,每平方米内最大尺寸5—10厘米土块不超过8块。;5、净:地表要洁净,肥料覆盖良好,无作物残茬和杂草根露。

6、墒:作业适时,墒情合适。一般轻耙耕深8—10厘米,重耙深12—15厘米,耕深合格率不小于80%。;三、平地作业技术规定

1、地面平整,无明显的土包和沟坑,尽量缩小条田自然坡降。

2、消除因耕作形成垄沟、埂子等不平之处。;四、播种作业技术规定

1、适时播种。在当地规定的适时播期内完毕播种作业。

2、播行要直。在50米播行内误差不超过8厘米。

3、行距一致。在一种播幅内行距偏差不超过1厘米;播幅间的交接行偏差,密植作物不不小于2厘米;中耕作物不不小于8厘米。;4、播量精确。实测下种量与规定下种量的偏差:大粒种子如玉米、棉花、黄豆等不超过2%;小麦、水稻等小粒种子不超过3%。

5、下籽均匀。播幅内各播行下种量的偏差不超过6%,穴播粒数合格率不小于85%,空穴率不超过2%。;6、播深合适。实际播深与规定播深的偏差:???规定播深为3—4厘米时,不超过0.5厘米;当规定播深5—6厘米时,

文档评论(0)

181****85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