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私募债的制度和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外对私募发债的制度和经验

境外的私募债券市场已经十提成熟,与此同时,有关私募债券的相关法律制度也较完善。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制度和经验。

(一)境外有关私募发债的相关立法情况

1、美国有关私募发债相关立法的情况

美国是私募法律制度的发源地,其拥有着世界上最发达、最完善的私募法律制度。美国证券私募发行制度的建设始于1933年,历经70余年的发展演进,已经形成了一个由国会立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行政立法、各州立法以及法院判例等有机组成的规范体系。私募发行的重要规定集中在《1933年证券法》的第4(2)节及1982年的《D条例》和1990年的《144A规则》中。在1933年的证券法中设定了相应的免去条款。193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公布了四项标准来界定私募的范围:对参与私募的投资者的人数、募集证券的数量、募集的资金额、募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界定。1953年RalstonPurina一案作为私募相关案例中的唯一判例,否认了投资者人数等作为是否私募的判断依据。

由于证券的相关规定与判例的矛盾,使得进一步规范私募的法规《D条例》于1982年开始实行。其中的506规则专门针对私募进行了规定,明确规定了三种豁免或者称为安全港(safeharbor)的情况。《D条例》对私募发售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资格进行了限定,将合格投资者明确地分为八大类:(1)机构投资人,重要涉及银行、注册证券经纪商、保险公司、自营商、经《1940年投资公司法》注册的投资公司及公司发展公司、小公司投资公司、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退休基金等;(2)经《1940年投资顾问法》注册的私人公司发展公司;(3)根据所得税法享受免税待遇的机构:重要涉及股份有限公司、信托及合作机构,其总资产价值必须超过500万美元,且成立的目的不得为取得私募证券;(4)发行的内部人员,涉及董事或经理人及无限责任合作人;(5)拥有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自然人;(6)个人近2年年所得平均超过20万美元或与配偶合并所得近2年平均超过30万美元,且当年度所得可合理预期达成相同金额者;(7)总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信托财产。该信托成立的目的不得为招募证券,且该信托的投资决策者的资格必须符合506规则(b)(2)(ii)条款的规定。信托除可符合第七类合格投资人外,其受托人必须为银行或其他机构投资人;(8)任何所有由合格投资人作为权益所有人所组成的实体。

为了提高私募证券的流动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又于1972年和1990年分别颁布了Rule144和Rule144A,明确规定了私募证券的转售问题,使得私募证券在特定投资者之间进行转让成为也许。

2.英国有关私募发债的相关立法情况

由于英国是不成文法国家,因此该国没有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制私募发债的相关问题。关于私募发债的相关规定重要散见于《1986年金融服务法》、1939年的《防止欺诈法》、1944年的《投资业务管理办法》、1973年的《公平交易法》到1948、1967、1985年的《公司法》、《2023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2023年金融促进条例》。其中最重要的私募立法是《2023年金融服务和市场法》,依据此法英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金融服务系统。

3.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私募发债的相关立法情况

日本的债券市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起步较晚。早年日本债券发行门槛和程序均较为繁琐,且发行总额存在较多限制,因此日本公司不得不借助海外金融市场进行融资。为发展日本国内债券市场,让更多的日本公司留在国内发行债券,1996年日本一些省份开始取消私募发行的一些限制,并逐步放宽私募债券的发行规定。同时,日本从1992年起多次修改《证券交易法》,修改的内容比较全面和广泛,涉及了有价证券的定义、重新结识公募发行概念、私募事务的法定化等内容。日本虽然在债券私募发行限制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在信息披露方面日私募债券的发行仍然比较严格,且私募发行人在发行前须向有关部门报告。

韩国债券市场起步较早,始于1968年,初期韩国政府颁布《证券市场促进法》鼓励和促进本国证券市场的大力发展。1970年制定了《公司债券登录法》,将公司债券发行保证制度引入证券发行领域,为私募债券的发行确立了银行担保制度。为减少非上市公司筹资方面的局限性,韩国政府1983年颁布了《证券市场职能法案》,在《证券市场职能法案》法案中明确了私募的地位,并且允许非上市公司灵活运用证券市场进行私募融资。1988年韩国政府制定了证券市场修正计划,允许本国公司向海内外投资者私募发行可转换债券。在韩国,公开发行债券的公司必须满足金融监管局的注册和信息披露规定,发行人必须提交注册说明书、包销协议、本金利息支付保证合约等相关文献,并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4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