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说课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VIP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说课教学课件(第2课时).ppt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科技耀我中华第2课时

说一说1、你知道这个节目吗?你看过这个节目吗?2、在这个节目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国宝是什么?

中国古代技术的伟大成就:陶瓷技术中国瓷器驰名世界,西文中“中国”(C

独领风骚的古代技术创造形态各异的青铜器、绚丽多彩的丝绸、精美绝伦的瓷器、造福千秋的工程建设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与勤劳智慧。

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商朝的司母戊鼎(有学者认为应称之为“后母戊鼎”)重800多千克,工艺十分复杂。古代科技走近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司母戊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也是最早生产丝绸的国家。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柔软透明,薄如蝉翼,重40多克,距今已有2000多年。它充分表明,我国丝织技术在很早便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古代科技走近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西汉素纱蝉衣

我国素有“瓷国”之称。河南洛阳出土的东汉青瓷四系罐表明,早在近2000年前,我国的能工巧匠已发明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而欧洲人直到18世纪初才仿制成功。到了宋代,我国的瓷器制作技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的瓷器,品种繁多,器型丰富,烧制精美。当时的瓷器还远销海外,名扬世界。古代科技走近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东汉青瓷四系罐

走近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都江堰是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的设计极其巧妙,在高山和平原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把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20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作用。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都江堰

走近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赵州桥由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建造,是闻名世界的古老的石拱桥。全桥有一个主拱,在主拱的两端,又设有四个小拱。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既节省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可以扩大泄洪量,减少洪水对石桥的冲击,延长石桥的寿命。赵州桥

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哪些中国古代的技术创造?分组搜集资料进行探究,并在班级交流和展示。

我国是茶的祖国,是茶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更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现在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使用的栽培管理方法,采用的茶叶制作技术,直至茶的品饮、习俗等,莫不源于我国。中国古代技术:伟大成就——茶叶技术

唐宋时期,随着铸造技术的发展,铜镜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圆形和方形的制式,根据使用、装饰等的要求,铸造出了带手柄镜以及八菱形、菱花形、八弧形、四方委角形、圆角方形、亚字形、云板形、鸡心形等铜镜。至于宋代受祟古风尚的影响,铸出的仿古鼎形、仿古钟形铜镜,更具时代风格。中国古代青铜镜技术

中国古代的一些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简布帛1、请你说一说,这些书写材料都有些怎样的缺点和不足?2、在这种情况下,你希望出现怎样的书写材料呢?

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等地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麻纸,上面还有文字和地图。这证明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以树皮、麻头、旧渔网为原料,造出了成本低廉、便于书写的纸。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纸的出现弊纸的问世

阅读角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的技术。中国造纸术也传播到了中亚的一些国家,之后传到印度和阿拉伯。阿拉伯最早的造纸工厂是由中国人帮助建立的。通过阿拉伯人,造纸术又传入欧洲、非洲和美洲。造纸术的传播中国造纸术外传路线示意图

印刷术的发展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人们先把写好的文字反贴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刀刻出阳文反字,然后在板上涂墨,将纸平铺板上均匀刷印,最后将纸揭下,装订成书。北宋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把胶泥刻成一个个字模,然后烧制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他的发明是印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称为“文明之母”

书是传播文化的使者,也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你在尽情享受阅读书籍的乐趣时,-?-定要记得是古代中国人最早发明和使用了印刷术。试着用橡皮或胡萝下作材料,刻制-枚自己的印章,体验一下?雕版印刷的神奇吧!活动园

如今,书籍报刊、电子书、新闻类应用软件等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一切都源于40多年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汉字激光照相排版”系统。这项技术淘汰了沿用上百年的铅字印刷,使我国出版印刷行业得到彻底改造。40多年前,我国的书刊、报纸、教科书等出版印刷行业,还主要靠铅制的活字印刷术。手工挑字、人工排版,效率很低。1974年8月,新中国设立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48工程”,研发汉字信息处理系统。最难的一步,就是让印刷体的汉字进入计算机。1975年,当时还在北大当教员的王选用“参数表示规则笔画,轮廓表示不规则笔画”这种独一无二的方法,把几千兆的汉字字形信息,大大压缩后存进了只有几兆存储量的计算机,这是新中国在世界上,首次把精密汉字存入了计算机。相关链接:王选与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指南针与火药古代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磁石具有指示方向的性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收集,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过站内信息告知,将立即删除相关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