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6-宏观深度报告-迈入消费新时代-开源证券-17页.pdf

20230316-宏观深度报告-迈入消费新时代-开源证券-17页.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深度报告

2023年03月16日

研迈入消费新时代

宏观研究团队——宏观深度报告

何宁(分析师)

hening@

证书编号:S0790522110002

增长切换,消费可期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和动力。自“李克强经济学”主张“从投资驱动到消

费驱动”已过去十年,诸多变化指向中央加强对消费的重视,我们认为2023年

宏或迈入“消费新时代”,本文将从人口红利由量转质、老龄化加深、地产挤出效

观应削弱的三大支柱来描绘消费远景,并借鉴海外经验为我国路径提供指引。

深三支柱支撑消费迈入新时代

度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占比=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居民消费倾向,从全球来看消

报费比重与收入分配格局显著正相关。

告(1)第一支柱:人口红利由“量”转“质”推升劳动者报酬占比。人口红利消退

后,一方面投资需求下滑,此前居民收入偏低导致消费能力不足,投资过剩问题

开始显现;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逐步修正,经济活动人口“量缩质增”,劳动

者素质提高对应技术和生产效率的进步,将要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国民收入分配

从企业侧转向居民侧。具体看,我国经济劳动人口在2010年见顶,其后劳动者

报酬占比从2011年的47.01%持续上行至2016年的51.99%。来自投入产出表的

证据表明,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的劳动者报酬率为52.8%,远高于第二产业的

40.7%;2020年美国第三产业劳动者报酬率为56.6%、高于第二产业的51.1%。

这进一步明晰了演化路径:人口红利消退→投资过剩→劳动报酬提高→消费水平

提高→第三产业扩张→劳动报酬提高。

(2)第二支柱:老龄化推升消费倾向。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争议较大,我们认为

相关研究报告老龄化在总量上制约消费,但在经济结构上,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指向消费率↑

投资率↓储蓄率↓。日本在1983年跨入轻度老龄化社会(10%),其居民消费

倾向与老龄化水平正相关、相关性达到0.954,而我国居民消费倾向同样从2010

开《继续加息对美联储或仍是较优选择年后持续上行。国内外多篇论文实证指出老龄化降低储蓄率、提高消费率。

源——美国2月CPI点评—宏观经济点(3)第三支柱:地产挤出效应下行。其一,海外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达到75%后出

证评》-2023.3.15现降速,房地产投资占比进入下行通道。我国存在一定的房地产供给过剩,地产

券投资拐点或提前。其二,市场惯性思维往往把地产和消费挂钩,即房地产周期拉

《冲突未止,互有损伤——俄乌冲突动住房相关商品消费,但2013年以来地产与汽车的相关性逐步削弱,2008年至

券专题报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7****71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