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社会的清明节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就是一个与寒食、上巳“三节合一”的节日,所以节日期间人们进展的习俗活动也极其丰富多彩,主要可归纳为:祭祀、春游和饮食三大局部。

1.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祭祀,人们习惯称呼为“清明扫墓”或“上坟”。实际上,墓祭只是其中一种祭祀形式,另外还有祠堂祭,又称庙祭。

从文献记载来看,上古时候人们更重视庙祭。这是由于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发生了大事情,也肯定要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敬重。1977年,在陕西歧山凤雏出土了大量的“庙祭甲骨”,上面刻画了很多涉及多位商代君王名字的文字,经过专家解读,记载的是周文王伐商和武王伐纣时期,商王帝乙和纣王,都曾在宗庙里进展祭祀先王的典礼,以祈求能征善战的先王保佑自己一方能取得成功的战斗事迹。

而且,我国古代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的建筑特点,也显示了它的祭祀之用。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只是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的不同,所用牺牲即祭品的规格有所区分:天子祭祀用太牢,即牛、羊、豕三牲全备;诸侯祭祀用少牢,即只有羊、豕,没有牛。一般的庶民则主要在家庙祭祖,或者是以清明节扫墓,中元节上坟时作祭祀。

那么,墓祭之兴到底始于何时?

其实,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在墓地祭祀先人的习俗,《周礼·春官·宗伯》载:“成葬而祭墓为位。”但盛行却是在汉朝,《后汉书·明帝记》引

《汉官仪》云:“古不墓祭,秦始皇起寝于墓侧,汉因而不改。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三伏、社、腊及四时上饭。”汉朝的皇帝几乎是逢节便祭。东汉王充在《论衡》也说:“古礼庙祭,今俗墓祀。”进一步证明白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对扫墓的乐此不疲。

但是,唐以前墓祭并没有确定的日子,所以还没有成为节日。直至唐朝,百姓们在寒食季节野祭的现象越来越多,朝廷才将之归入“五礼”〔汉以来官方推崇的国家礼仪〕,并以官方文书的形式规定清明为国家法定节日。据《旧唐书》记载:“寒食上墓,礼往无文,近代相沿,以成俗,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为五礼,永为常式。”全体国民都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而且,由于唐朝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社会,扫墓时男女不避、人数不限,于是清明节期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北宋张择端的著名风俗画卷《清明上河图》,即生动地再现了清明季节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人头攒动、吵闹喧天的盛况。

虽然清明节祭祀逝者,以示不忘祖、不忘本,但在具体的祭祀内容方面,各地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一、祭祀的对象

中国有三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或称盂兰盆节,在农历七月十五〕、“祭祖节”〔在农历十月初一〕。相对于古代社会祭祀天神、地祗而言,“鬼节”是悼念亡人的节日,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念之情。但与另两个鬼节重在安抚鬼魂,不让恶鬼、野鬼作祟不同,清明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表达了“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中国传统美德。

固然这其中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进展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场面格外盛大吵闹。

二、祭祀的时间

中国幅员宽广,南北气候不一,加上清明“三节合一”的特点,所以各地清明祭祀的时间也不尽一样。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扫墓,则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个别地方长达一个月。

在北方,旧时北京人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接近清明的“单日”进展;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墓。山东,以前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

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其次次是在清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

每年清明节,上海人常常倾家出动赶往苏州和杭州去扫墓。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们信任那里也是祖先们去世后生活的天堂,由此也形成了江南地区清明祭祀的一大特色。但上海人扫墓,、旧坟有别。但凡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假设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肯定在清明当天,可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

再往南,闽、粤一带清明祭祀又有不同。广东潮汕人,清明扫墓都在节前三天至节后三天进展,提前或拖后都被视为对亡人的不敬。台

文档评论(0)

写作定制、方案定制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认证主体天津析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IP属地天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2MADGNL0R9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