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更通幽 ---探寻助读系统的独特价值 论文.docx

“曲”径更通幽 ---探寻助读系统的独特价值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5

“曲”径更通幽

探寻助读系统的独特价值

【摘要】: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素,具有“便利教学”的功能。本文旨在对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以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为例,巧用“单元导读”“预习提示”“文中插图”“课后练习”,助力课堂教学。

【关键词】:助读系统;课堂教学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素,具有“便利教学”的功能。然而,我发现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助读系统并没有被有效使用,学生不了解,教师不重视。其实,助读系统不但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也能提升教师教学效果。作为一线教师,正确认识部编教材的助读系统,真正了解助读系统,巧用助读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运用助读系统,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因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部编本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为例,巧用助读系统,助力语文教学。

一、单元导语指引备课

单元导语着眼于单元整体,围绕单元主题,设计相对集中的单元活动,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先行一步,为本单元的每篇文章阅读教学铺设台阶,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本单元的学习提速、增效。因此单元导读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教师要认真研读,指引备课。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

拥有美好而充实的人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生养德的谆谆教诲。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光辉和人格力量。

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从上面的单元导语中可以看出,编者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选编的四篇文章,包含四种体裁:纪念性文章《纪念白求恩》,绘本小说《植树的牧羊人》,记叙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文言文《诫子书》。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本单元导读目标是继续学习默读(七上第一二单元是朗读,第三单元是学习默读),训练默读,在单位时间里阅读字数和阅读质量在第三单元的基础上提出高些要求。所谓默读,要求学生动眼不动嘴,边读边思考边勾画关键词句,而且要求阅读有速度,每分钟不少于500字。本文3100字左右,教学本课时,我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左右完成默读,最慢不得超过七分钟,培养学生养成默读习惯。同时,在默读时勾画故事中的重点相关语句,完成思考探究第一题(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来)。

二、预习提示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写在每篇课文的前面,是文章标题与正文之间的提示性文字,分为两段话,相辅相成。预习提示由于课文体裁、内容的多样而不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植树的牧羊人》的预习提示有两段话: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着树木。最终,靠自己的体力与毅力,把荒凉的土地变成了美丽富饶的田园。边读课文边思考: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他?

默读课文,注意做些圈点勾画。可以圈出关键词语,画出重点语句,标出段落层次。

第一段提示内容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第二段提示文字前半部分告诉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主要方法是默读、圈点勾画。后半部分揭示了学习本文的重点。学生默读课文,要求学生圈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标出段落层次,完成课后探究的表格。这样的预习提示,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助力了我的课堂。

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

初遇牧羊人

自信、平和“爬”“戳”“放”“盖”

游人稀少、干旱无比

再见牧羊人

硬朗、一直在种树

湿润、鲜嫩、挺拔

最后一次相见

年事已高,却依然不停地种树

飘着香气幸福

三、插图助力文本解读

插图,看似普通,实为文本内容的另一种表达。它为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制作,是教材中一项重要的助读内容,但又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教学资源。插图,有助读于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深入理解课文、促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

《植树的牧羊人》共选用三幅画,第一幅是橡子图,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橡子,橡子的背后,是牧羊人的默默地坚守和付出;第二幅图片,是课文第九段的真实描绘;第三幅图,牧羊人在植树,一个人多年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与课文第十、十一段内容契合。从插图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积极思索。教学中,我让学生认真读插图,你读出了什么?它能帮助你理解文本的哪些内容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