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浆细胞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一、定义:浆细胞性乳腺炎(PCM)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MDE),是一种好发于非哺乳期,以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非细菌性乳腺炎症。(粉刺性乳腺炎,闭塞性乳腺炎,管周性乳腺炎)二、病因:1.大多数患者发病并无明显诱因,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2.哺乳障碍、乳房外伤、炎症、内分泌失调及乳房退行性变是引起乳腺导管引流不畅、阻塞、分泌物瘀滞等症的重要原因,由此可导致管腔内中性脂肪刺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进而破坏管壁进入间质引起剧烈的无菌性反应。3.异常刺激可使导管上皮产生异常分泌、导管明显扩张,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单纯的阻塞不会引起导管扩张,但导管排泄不畅可使本病由溢液期发展到肿块期。4.厌氧菌在乳管内滋生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总之:乳腺导管阻塞和激素的异常刺激是该病发生的病理基础,而早已存留于导管内的细菌滋生是继发感染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三、病理:早期表现为导管上皮不规则增生,导管扩张,管腔扩大,管腔内有大量含脂质的分泌物聚集,导管周围组织纤维化,并有淋巴细胞浸润;后期可见导管壁增厚、纤维化,导管周围出现小灶性脂肪坏死,周围可见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尤以浆细胞显著,所以称浆细胞性乳腺炎。四、临床表现:1.多见于30-40岁左右非哺乳期妇女,常以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为首次就诊症状。2.乳房肿块:位于乳晕深部,急性期较大,亚急性期及慢性期缩小成硬结。3.乳头溢液:淡黄色浆液性,血性少见。4.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质软,压痛明显。5.乳头回缩,乳晕区皮肤橘皮样改变,炎症反应所致。6.后期可出现肿块软化而形成脓肿,久治不愈者可出现通向乳管开口的瘘管。五、分期:1.急性期:约2周,乳房肿块伴有疼痛、肿胀、皮肤发红等急性乳腺炎的表现,但全身反应轻,无明显发热。2亚急性期:约3周,炎样症状消失,出现肿块,并与皮肤粘连。3慢性期:乳房肿块可缩小成硬结,乳头回缩,乳晕区皮肤及乳头可见瘘管。六、诊断:1.临床表现:如上述。2.辅助检查:A.钼靶:乳晕后区腺体结构紊乱,夹有条索样及囊样透亮影,晕区皮肤增厚,深部一模糊肿块,密度不均匀。有时可见周围假“毛刺征”,及粗颗粒圆形钙化。B.彩超:1.低回声实质型2.囊性包块型彩超特点为肿块位于乳晕后或者乳晕周围,肿块内部呈不均匀低回声,无包膜,无恶性特征,导管呈囊状或串珠样扩张。C.螺旋CT:早期乳晕区皮肤增厚,主乳管区软组织影增宽;后期病变周围有类圆形结节,且结节间有桥样连接(PCM特有征象)D.纤维乳管镜:导管扩张,管腔内有炎性渗液及絮状沉淀物。E.病理学诊断:针吸细胞学检查可见坏死物和较多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残核。F.术中快速冰冻是诊断此病,鉴别乳腺癌的可靠依据。七、鉴别诊断:与乳腺癌、急性乳腺炎、乳腺结核、乳管内乳头状瘤鉴别。八、治疗:1.手术切除:最彻底、最有效的办法。手术方式:a.乳管切除术,适用于单纯乳头溢液或乳晕下大乳管扩张者。b.乳腺区段切除术,适于较大肿块及切除术后复发者,切除肿块及周围至少0.5cm正常组织。C.病灶切除联合乳头整形术,适于乳晕旁小脓肿、瘘管合并乳头内陷、内翻者。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主导管病灶,乳头外翻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