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引流管护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室引流管护理1_1脑室引流管护理1_1脑室引流管护理1_1脑室引流管护理脑部结构硬膜:由2层纤维膜组成,紧贴颅骨内面,包在脊髓外面的叫硬脊膜,通过枕骨大孔与硬脑膜相连蛛网膜:半透明膜,位于硬膜深面,与深面软膜之间有许多小梁呈网柱状为蛛网膜下隙,内充满脑脊液此腔贯通脑和脊髓软膜:紧贴脑和脊髓表面的薄膜脑脊液循环机制流动于脑室、中央管、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无沉淀、的液体为脑脊液。正常400~500ml/日颅内压的调节主要通过脑脊液量的增减来实现脑脊液循环通路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颅内压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正常值:成人0.69~1.96kpa(70~200mmh20)儿童0.49~0.98kpa(50~100mmh20)颅内容物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组成颅腔内容物(cranialcavitymatter)脑组织、脑脊液、血液脑组织占80%以上(1150~1350ml)脑脊液占10%(150ml)血液占2~11%颅腔容积1400~1500ml80%11%10%血液脑组织脑脊液概述脑室引流是指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为颅脑术后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可用于各种脑室内出血的治疗脑室引流术的临床意义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进行脑室系统检查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颅内肿瘤合并颅内高压症状患者,可行脑室引流术,以降低颅内压脑室引流管护理脑室引流高度b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a观察引流物性状d拔管护理f保持引流管的通畅e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c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每日定时倾倒引流液,准确记录引流量,在倾倒引流液前后要对引流袋口进行严格消毒。更换引流袋及倾倒引流液时应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回脑室,禁止在引流管上穿刺以免造成污染。我科原则上不是每日更换引流袋,以减少人为操作而并发的感染。在必要时由医生更换引流袋。脑室引流高度成人1O~15cm1儿童5~10cm2平卧位以外耳道为水平面3侧卧位以正中矢状面为水平4病人平卧位病人侧卧位引流速度及量的控制切忌引流过快过多,若患者出现低颅压性头痛、恶心、呕吐,应抬高引流管位置或暂时夹闭引流管以控制引流量引流量不应超过500ml/24h脑室引流管护理1_1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