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排水系统 赣州排水 牛 好图好文.docx

古代排水系统 赣州排水 牛 好图好文.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猜猜这是啥?

没错是下水管道。你猜是什么时候的?

秦朝的。而且是没统一六国时修的。

西安西郊西宝疏导路出土,西安的朋友应该知道这里,这附近以前有个花炮批发市场。这一排下水道已经烂掉了,而且都到秦朝了,不够看。

我再来贴个更早的,完整器。

陶制地下水道水管。安阳殷墟出土。

这玩意绝对是目前贴过的最大件的。欢迎去安阳殷墟博物馆看实物。

这玩意绝对是目前贴过的最大件的。

这是安徽寿县的月坝。

寿县古称寿春,淮南王刘安和小伙伴们在这儿鼓捣出了豆腐。

三国时的实诚孩子袁术在这儿称帝,被曹操、刘备、吕布、孙策轮了大米。

明朝万历时的知州杨涧修建现代化的排水系统,清朝乾隆年间的知州刘焕在其基础上加筑了月坝。

这东西牛在哪儿呢?

牛在它可以排洪,而且现在还能用。

图一里有个T形的玩意,那是个大木头塞子。在洪水来袭时会把它推进下水道里堵死。随水压增大会越来越近,防止洪水倒灌。是非常简便有效的防洪系统。

平时下水道的水喷出来会把它推开,排水到城外。

靠一个木头塞子,利用水利实现了全自动化防洪排水系统。说明白了没啥了不起的土办法,关键是现在还很好用……

有不闹洪涝灾害的南方城市吗?

南方城市内涝,启动看海模式的事情,几乎年年都会发生,那么,有没有不闹洪涝灾害的城市?

还别说,小优还真的找到了一座这样的城市。

这就是位于江西南部的赣州古城。都说下水系统是城市良心。

不必扯巴黎、东京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庞大下水系统,也不必扯青岛那些德国人留下的下水工程。今天,小优就带大家去看一看赣州古城的下水系统。

这不仅完全是中国的,而且还是近千年前留下来的,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要说赣州这地方,原本必然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

地处亚热带气候的盆地,而且章江、贡江两水夹城,在城北汇合成赣江,使得整个赣州古城

3面环水。

历史上,在宋朝以前,赣州确实就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地方。

历史上,在宋朝以前,赣州确实就是一个洪涝灾害频发的地方。

但是自北宋某个时期以后,近千年来,不管下多大雨江面涨多大水,赣州古城内却从未有过洪涝灾害的文献记录。

赣州民间有个传说,说赣州古城是座乌龟城(轮廓确实有点像),每到大水自己就会浮起来。都说建国后不许成精,虽然传说中的这只乌龟成精于北宋时期,但建国后还显灵就是它的不对了。

其实,赣州古城千年不涝的秘密,都在这张图上。

这是一张清朝时期绘制的图,画得是赣州古城的下水道系统,因为整个水道像是篆体的

这是一张清朝时期绘制的图,画得是赣州古城的下水道系统,因为整个水道像是篆体的“福”字和“寿”字,所以得名福寿沟。

把这张图转换成3D的形式,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个系统包括4个主要组成部分。1、福寿沟(下水道)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福寿沟的主体部分。主沟断面宽约0.9米,高约1.8米,沟顶则采用拱形,用砖石垒盖。

'/

少,,j

f,J}.`

.IL、

j,JJ

飞.r

iJ T

Fi}袒_

“A夕 .j ? j

飞3

'\\ii1『已b

``r ` ;

`

丿

p

p

,??谭

. J ,”,iJn -

tLL1 .

tL

省、

, 心 ..

\ 入 J -

L心

\ r 卜 -

. \才 A .

I,

主沟支渠遍布赣州古城,和地面的雨漏、明沟等相连,汇集全城的雨水和生活污水

主沟支渠遍布赣州古城,和地面的雨漏、明沟等相连,汇集全城的雨水和生活污水(那时候还没有雨污分流的概念)。

b`”.“+, .S

l `' 叭

r`I i1

r`

f

, ,

J{fi..1..寸

J{fi

..1

..

实,$义岱心 `

2、水窗(排水口)

2、水窗(排水口)也就是把城内的下水排放到章江和贡江中的排水口。整个古城当时建有

12个这样的水窗。

拉近点看,这个水窗大

致长成这样。

这个应该很多人都不陌生了,拍门,现在很多水闸都在用这种装置。

当然,这个拍门以前是木

制的,后人将其换成了更经久耐用的铁制拍门。

这个拍门牛叉的地方就在于利用了水力学原理,而且是在近千年前。当城外的江水较低的时候,城内排出的水会自己推开拍门往外排。

当城外的江水上涨,高过城内的水面时,江水会自动将拍门关闭,以免江水向城内倒灌。

答案就是城内大大小小的水塘。福寿沟跟这些水塘是连通的。据说,当年赣州古城内有大大小小

答案就是城内大大小小的水塘。福寿沟跟这些水塘是连通的。

据说,当年赣州古城内有大大小小

的水塘108口,这些水塘就形成了赣州古城下水的蓄水池。只可惜如今绝大多数已被填平成了建设用地。

这些水塘,平时有福寿沟中的活水流过,既能沉淀沟中的淤泥,也有利于保持自身水体的活

性。

3、水塘(蓄水池)那么,当江水上涨,城内的水排不出来时,它们到哪里去了呢?

一到城外江面涨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