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的创造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学前小朋友家庭的发明教育;一、学前小朋友发明力的概念、特点及发明教育

概念:发明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奇性和独创性。它的重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见解,发散思维当体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发明能力。

;发明力、发明思维与智力的关系;人人均有发明力。

“迄今人们获得的故意义的认识之一是,发明性再也不必假设为仅限于少数天才,它潜在的分布在整个人口中间。”——美吉尔福特

“到处是发明之地,每天是发明之时,人人是发明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发明之路前进吧!……死人才无意于发明,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发明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发明之花,结发明之果,繁殖发明的森林。”——陶行知《发明宣言》;特点:

???模仿性。学前小朋友年幼无知,最初的发明有相称的一部分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之上的。

???自发性。学前小朋友的发明活动大多是自发进行的,没有特定的目的和目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

???灵活性。学前小朋友不喜欢完全依样画葫芦,机械地照搬照抄,而乐于独立探索,接受新事物,自己想措施,处理某些问题。

???;

???发展性。学前小朋友的发明力是伴随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而逐渐增强的。国外某些研究也表明:小朋友从婴儿到幼儿,幻想中发明性:想象的成分渐多,精确性上升。

???差异性。学前小朋友的发明力是有差异的,不一样性别的小朋友,发明力不一样;不一样个体,发明力也不一样。

???无价性。学前小朋友的发明力一般不像成人那样,能直接转化为发明发明,为世界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

;发明教育:

对“发明教育”的理解,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的说法。综观众家观点,可以认为:发明教育,就是根据发明学的有关原理,运用科学的、艺术的发明性教学措施,启迪孩子的发明思维,培养孩子的发明意识和能力,塑造孩子的发明人格和个性,造就发明型人才的新型教育。

;发明教育是现代发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现代发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自身的研究是在上世纪中叶才从美国开始的。发明学和发明教育在80年代初引进我国。

陶行知先生生前曾大力倡导过发明教育,并亲自付诸实践。但由于当时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措施体系,也没有适合的外部环境,未能产生大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的30余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人再去探讨这一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全球性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使改革开放事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规定,发明学和发明教育的研究与探索才又在我国兴起。;发明力理论概述;[美]南加州大学吉尔福特(J.P.Guilford)1967年,提出了“智力三维构造”模型

有关发明思维的观点:;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题目举例;[美]耶鲁大学斯滕伯格,1988年

发明力三维模型理论

智力

认知方式

人格特质;二、学前小朋友家庭发明教育的价值

1、学前小朋友家庭发明教育有助于提高小朋友的发明能力

小朋友天生具有发明力,然而,发明力是种脆弱的技能,很轻易在初期夭折。——(美)梅斯基(M·Mayesky)等著;林崇德等译《幼儿发明性活动》

小朋友发明性思维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发展。——刘汉波等《4-6岁小朋友发明性思维特性及培养的调查研究》

;实例:

1、爱迪生爱动脑,爱做小试验,为便于孩子“研究”,爱迪生的母亲在自家地窖里开辟了一种小对的地,让爱迪生一边学习一边试验。

2、有位女孩子,在听到了有关“蚯蚓断成两节后来,还能成活,变成两条蚯蚓”的信息时,感到非常奇怪,便在家里的阳台上开展了自己的试验研究,母亲发现后,边责骂她是“神经病”,“把阳台搞得乱糟糟的”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把女儿的试验品丢到垃圾箱里去了。

3、妈妈在浇花,5岁的儿子接来了热水,妈妈问他为何,他说:“我每天都喝热水,为何花儿不能喝热水?”。;2、有助于造就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长,逐渐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尤其是人的发明能力。此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朴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因此,规定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发明能力。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在20世纪初为5-20%,70年代至90年代为70-80%。信息高速公路联网后,将提高到9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因此,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发明性人才。;现实状况:

中国目前在世界上的综合实力的排名

文档评论(0)

159****9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