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XX市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一、XX市经济社会发展简要情况
XX市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
辖一区四县:即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
总人口120万,超过3000人以上的世局少数民族有12个,少数民族占57%以上。
XX是一个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发展中旅游城市,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
界遗产桂冠的地级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XX古城、世界自然遗产——三江
并流核心区域、世界记忆遗产——纳西东巴文献古籍。
近年来,XX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
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结合XX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
发展观,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全市经
济、政治、文化、社会事业取得了可喜成绩。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
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8%,
实现了两年翻一番的目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8%;农民人均
纯收入实际增长16%。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
管理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已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
的旅游文化名城,被列入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
二、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XX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后,XX历届党委、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把党的基本路
线与XX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确立和实施旅游先导战略,
逐步走上了一条旅游业主导的第三产业优先发展的路子。1994年11月,省政府
在XX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发展XX,开发XX,带动迪
庆,启动怒江”的发展思路,正是在这次会议以后,确立了XX发展旅游业的方
1/8
向。1996年XX“2.3”大地震后的恢复重建给XX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
机。1997年12月,XX古城成功申报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提高了XX的
知名度。1999年XX世博会的成功举办,XX旅游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实现了从
接待事业型经济产业型再到支柱产业型的转变,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产业规
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形成。2006年2月,省政府在XX召开滇西北旅游
现场办公会,提出了“做精XX,做大XX,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发展思路,
XX旅游业又一次得到快速发展,进入了“提质增效,二次创业”的阶段。通过
10余年的发展,XX已成为在海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热区和令人向往的旅游
目的地之一。游客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由1994年的21.69万人次和8141
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630万人次和近70亿元,其中海外游客近47万人次。
(二)发展旅游业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旅游业的发展是与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不开的,没有全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旅游业发
展过程中,XX始终把产业发展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背景下来思考和推动,始终
深入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其他地区发展的情况,并结合XX实际,注重发挥
优势,突出特色,建设精品,创造名牌。
一是,坚持旅游先导。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关心XX旅游业的发展,
省政府先后两次在XX召开高规格的滇西北旅游发展会议,明确XX旅游发展的
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从政策上、资金上、项目上给予支持。十余年来,XX党
委、政府始终把旅游业作为中心工作进行研究安排,把旅游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
发展优先考虑,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结合。1994年滇西北旅游规划现场办
公会后,提出了旅游先导的发展战略,明确了旅游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地
位。此后历届党委、政府提出了把XX建设成为文化旅游名市、旅游强市、国际
精品旅游胜地等目标和战略,不断抓好旅游宣传、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在
2/8
旅游业发展的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整体形象宣传和市场环境优化方面,充
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XX旅游业一直都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旅游
业带动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兴旺和发展,在推动经济结
构调整、扩大消费、拉动投资、招商引资、促进脱贫、安置就业、文化保护开发、
干部群众观念更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促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