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x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概况。2.识记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和玄奘西行的史实及贡献。3.学习鉴真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矢志不渝六次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的品质。4.学习玄奘西行和译经追求真知的精神,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5.感受开放交流、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对于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唐朝与天竺的交往。难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

1.导入新课三教学过程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把中国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呢?因为唐朝时期的对外交流十分活跃,给许多国家都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外国人习惯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汉朝就开通了丝绸之路。到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2.讲授新课(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朝时,日本天皇先后十几次派出遣唐使团到中国,有时还亲自到海边为他们送行;遣唐使团中先后有2500多人冒着生命危险,舍身渡海到达中国。当时日本人派遣唐使到中国来是为了什么?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鉴真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讲述唐与新罗交往的概况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三)玄奘西行玄奘西行的时间是何时?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提示?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其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合作探究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有哪些?①唐朝时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②唐朝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③唐朝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为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4.总结归纳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

5.作业布置完成教材课后同步练习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