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王运淼).docVIP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王运淼).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王运淼)

PAGE

PAGE6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王运淼

〖设计思想〗

1.注重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是力学的第一原理,它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这就是,原来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力,而现在是运动不需要力。这样的重大科学发现,称得上是真正的科学真理。因此,我在设计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注重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完整内涵,同时在人文、德育方面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2.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建构新知识的乐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已有大致了解,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错的,也知道伽利略通过研究澄清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还常常下意识地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去分析,这说明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因此,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注意创设情境,突出研究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头脑里的前概念与物理学里的科学概念激烈交战,引导学生在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知道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大小跟质量有关,能够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将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相关史料合理剪裁,融入物理教学,历史地展现伽利略的批判精神、逻辑推理的方法、猜想与假说的魄力和实验验证的科学作风,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感受他的研究方法、科学精神,得其精髓、有所借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对人们的世界观、自然观、思维方式的改变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嫦娥一号”

从“嫦娥一号”引入

亚里士多德

的运动观

伽利略

的研究

笛卡儿

的补充

牛顿

的总结

理解牛顿

第一定律

1.引入

看大屏幕:嫦娥一号奔月过程模拟动画。

提出问题:嫦娥一号宇宙飞船的运动相当复杂,而它的运动靠的是地面上的技术人员遥控。要想成功地控制它的运动,必须知道它为什么能这样运动,也就是运动的原因。

关于运动的原因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

2.亚里士多德的朴素运动观

(1)回顾研究“落体运动”时对亚里士多德的认识

学生: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古希腊的圣人。

(2)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

他观察了大量物体的运动,经过思考,把运动分成两类,一类是自然运动,另外一类是受迫运动。

自然运动: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固有位置,比如,火的自然位置在上,土的自然位置在下,气和水在中间。偏离固有位置的物体将趋向固有位置运动。地上物体的自然运动沿直线,轻者上升,重者下降;天体的自然运动永恒地沿着圆周进行。

受迫运动:物体的运动是在推或拉的外力作用下发生的。没有外力,物体就会停止。

(3)引导学生认识受迫运动原因的实质

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找运动的原因时跟推或拉的外力建立起关系来了。

他总结的受迫运动原因的实质是: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根据初中的学习,多数学生知道这是错的。但是,他们的潜意识里未必根除了这种运动观。

(4)激发学生的潜意识,启发学生思考

亚里士多德的运动观听起来很有道理。事实上这个观点是没有学过物理的人的一种朴素的运动观。这种观点从公元前4世纪诞生起,两千年里没人质疑,一直到了公元后16世纪,欧洲大学里物理讲的还是这种观点。我们学过初中物理了,都知道这种观点有问题,那么问题在哪呢?

虽然学生能说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可是,

进一步减小斜面倾角,小球运动的距离会变得更大。当一侧斜面的倾角减小到0时,会有什么现象呢?

演示4: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释放小球,小球从斜面上滑下,在水平面上运动,最终从水平面上飞出。

引导学生推理:假如水平轨道足够长,而且没有摩擦,小球如何运动呢?

学生:永远运动下去!

小球在水平轨道上运动时,水平方向有推或拉的外力作用吗?

学生:没有。

这说明什么呢?

学生: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到此为止,我们验证了前面的猜想: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流体阻力的影响,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会一直运动下去。

结合下图,领着学生再回顾一下伽利略设计的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伽利略的这个实验,是在事实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外推的理想实验。

h

h

h

h

(4)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受到推或拉的外力,运动起来,是从静到动;撤去了推或拉的外力,物体最终会停下来,是从动到静,这是因为有阻力作用。那么,运动和力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提示:从静到动,从动到静,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学生: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5)体会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想想看,在研究落体运动时我

文档评论(0)

175****46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