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精品解析:广东省肇庆市地质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摸底检测

化学科试题

说明:

1.全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英德红茶的制作工艺中,一定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工序是

A.采摘:将茶叶从茶树枝上摘下

B.揉捻:轻轻揉搓使茶叶发生酶促氧化

C.发酵:使茶叶由绿色变为红色

D.烘干:高温烘焙,终止酶活性,防止发酵过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A、从茶树上采摘茶叶嫩芽,只是将其采摘下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轻轻揉搓使茶叶发生酶促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发酵:发酵过程的实质就是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将温度设置在酶的最适温度下,使多酚氧化酶保持最大活性,才能获得更多的茶黄素,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不符合题意;

D、烘干:高温烘焙,终止酶活性,防止发酵过度,酶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氢气验纯 B.移走蒸发皿

C.二氧化碳验满 D.称量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氢气验纯时,用拇指堵住装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然后松开拇指,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移走加热后的蒸发皿可以用坩埚钳进行夹取,不能直接用手去拿,操作不正确,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原则,称量干燥固体药品时,需在左右托盘上分别放一张干净、大小相等的纸,再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与该主题相符的是

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节约用水用电

C.直接排放工厂废气 D.填埋废旧电池

【答案】B

【解析】

【详解】A、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与该主题不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节约用水用电,可以节约能源,同时保护水资源,与该主题相符,故选项符合题意;

C、直接排放工厂废气,会污染大气,造成环境污染,与该主题不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填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与该主题不相符,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化学促进了人类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对应的是

A.门捷列夫——创立分子学说 B.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D.张青莲——提取青蒿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阿伏伽德罗创立了分子学说,该选项不正确;

B、拉瓦锡利用汞和氧气的反应,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该选项不正确;

C、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该选项正确;

D、张青莲在相对原子质量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屠呦呦提取了青蒿素,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C。

5.下列有关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

B.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错误;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但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如核裂变,故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错误;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正确。

故选D。

6.机制炭(如图)常用作烧烤燃料,引燃它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炭火可以使用燃烧后产生的炭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制炭做成空心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炭灰可以盖灭炭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D.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机制炭做成空心,增大了炭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炭充分燃烧,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使机制炭熄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可以促进物质的燃烧,避免一氧化碳中毒,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使用时用酒精引燃,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使温度达到机制炭的着火点,而不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下列说法的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meng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