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秋学期高二期中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2023.10

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主题性创作,是指围绕蕴含重要人文思想价值、体现民族精神、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展开的艺术创作。它是用艺术的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审美叙事,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以启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戏剧冲突的要求,也是对现实课题的回答。只有回应时代关切的作品才能引起受众的关切,电视剧《苍天在上》和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等曾受到观众热捧,这不是偶然。因为这些作品的戏剧冲突,回应了现实中的课题,是用艺术思考完成的答卷。历史题材创作虽然不直涉现实,但真正优秀的作品都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回应着时代的关切。当代精神观照下的历史,是与时代息息相通的活的历史。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是现实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历史在现实的延展。主题性创作,聚焦一个主题、一种题材或一个历史节点,这只是出发点,回应时代、昭示未来,作品才能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主题性创作回答了现实课题,解决了现实问题,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和人生。感应时代的能力钝化,作品则难以担当“回答现实课题”的职能。

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发现。这是主题性创作的重要经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能否产生大作品,是对我们时代艺术创造能力的考验。

从本质上看,脱贫攻坚主题性创作属于农村题材。农业合作化运动曾孕育一批作品,堪称新中国农村题材创作的一次高峰。从《三里湾》《山乡巨变》《汾水长流》到《创业史》,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这些作品展现的完全是新的生活气象、新的人生理想、新一代的农民形象,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之一。此后的农村题材创作,自觉不自觉地从生活厚土中汲取养分,比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主题性创作是一条有本有源有效的艺术路径。如果不是怀着狭隘的艺术观念,就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走的也是类似的路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叙事。《红楼梦》虽然采取了虚构的艺术手段,但仍然是对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事变的艺术写照。这些作品有主体事件支撑,有对事件的主题提炼,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立像以尽意。这些经典传之久远,对我们今天的主题性创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表现历史和现实事件的重大性,应当呈现这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体现的精神向度以及对未来的作用。这需要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只有在大历史观中才能把握其内在逻辑,才能触摸到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这方面,电视剧《长征》等完成得不错,既表达出历史自身的矛盾运动之动能,又传达了中华民族从深重灾难中突围的坚定意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道义。

大历史观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眼力。有没有大历史观,直接影响作品的格局和气象。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作品才能呈现更多激情与生气。

(摘编自张德祥《主题性创作——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

材料二:

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和受众,聚焦女性故事,探讨女性议题,是“她故事”的鲜明特征。从古装剧《武则天》《后宫·甄嬛传》到都市剧《都挺好》《安家》等,电视剧里的“她”大多被塑造为独立、果敢、有行动力的女性,这些电视剧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一次次将女性话题推进大众的视野。

问题是,这样的“她故事”真实再现了社会现实吗?她们的职场成功真的是依靠自己的独立奋斗吗?在《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助力者是“完美父亲”蒙总;在《安家》里,房似锦的上海老洋房业务必须依靠徐文昌才能完成;在《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的独立离不开贺涵的支持……这些独立女性的背后,大都隐藏着一位男性保护者。

如何跳出套路,刷新当代人对“她形象”的认知,创作代表我们时代的“她故事”?

创作者应进一步开阔视野。自觉引入社会历史视角,挖掘当代都市现实背后的历史纵深支撑,有意识地把女性故事纳入我们时代的“中国故事”,“她故事”才能讲得深透。

角色的精神空间也需要拓展。真正的独立气质表现在思想意识、行为逻辑和社会关切方面,不应简化为步步为营的成功学攻略。鲁迅说过:“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走出自怨自艾的小天地,“她故事”才能真正与时代接轨、与现实契合。

我们还需反思流量经济与产品思维对艺术创作的伤害。我们过度关注收视率、点击率与网络话题度,艺术创作思维就不得不向产品

文档评论(0)

132****53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