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情绪的生理基础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pt

(25)--情绪的生理基础心理学原理与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情绪活动发生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率提高、呼吸加快、肠胃运动减缓等,以便为情绪活动提供更多能量,情绪活动减弱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心率变缓、呼吸变慢,肠胃运动恢复正常,以便限制能量消耗,保存机体能量,使机体恢复平静**例如人在焦虑状态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增多,愤怒时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给动物注射或口服肾上腺素会使动物呼吸急促,血压和血糖升高,血管舒张,容易发怒,而如果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会使动物肌肉无力,精神不振等**主要内容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额叶、边缘系统、下丘脑、网状结构二、情绪的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三、情绪与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外分泌系统情绪的生理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与情绪产生有关的脑中枢机制(额叶、边缘体统、下丘脑、网状结构)的作用2.理解与情绪产生有关的外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的作用。2.掌握情绪与内外分泌系统的关系。情绪的生理基础情绪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结构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皮层下结构与情绪的产生直接相关,而大脑皮层主要起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影响情绪与情感的关键脑区绿色是眶额回皮层红色是腹中前额叶皮层蓝色是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紫色是海马,橘色是杏仁核,黄色是扣带回(一)大脑皮层额叶大脑皮层的额叶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额皮层的左侧和右侧对情绪有着不同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左侧与积极情绪和趋近行为有关,而右侧与消极情绪与退缩有关。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例如,与右侧前额皮层受损的病人相比,左侧受伤的病人由于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受到了损害,从而更加容易出现抑郁的症状。边缘系统是指位于前脑底部环绕着脑干形成的皮层内边界。大量研究证实,边缘系统的海马、杏仁核、扣带回等结构均与情绪的产生有关。(二)边缘系统海马位于侧脑室下脚的底壁。与应激和抑郁有关系。杏仁核附着在海马的末端,主要与恐惧、愤怒和厌恶情绪有关扣带回黄色部位是扣带回扣带回与情绪的激活有密切的关系下丘脑与情绪和动机有密切关系。奥尔兹(Olds,1954)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三)下丘脑系统他在老鼠的下丘脑背部埋上电极,另一端与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连。老鼠只要按压杠杆,电源即接通,在埋电极的脑部就会受到一个微弱的刺激。(三)下丘脑系统网状结构对维持大脑皮层兴奋水平、保证人处于清醒状态有重要作用。网状结构的功能在于唤醒,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四)网状结构(一)自主神经系统自主(植物)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个子系统构成。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情绪的激活和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主要负责情绪活动结束后的抑制和平静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二)躯体神经系统情绪活动往往伴随着有机体的外部表情。表情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躯体神经系统的功能。躯体神经系统是表情的生理基础。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情绪活动发生时,交感神经系统开始活动,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心率提高、呼吸加快、肠胃运动减缓等,以便为情绪活动提供更多能量,情绪活动减弱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发生作用,心率变缓、呼吸变慢,肠胃运动恢复正常,以便限制能量消耗,保存机体能量,使机体恢复平静**例如人在焦虑状态下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增多,愤怒时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动物实验表明,如果给动物注射或口服肾上腺素会使动物呼吸急促,血压和血糖升高,血管舒张,容易发怒,而如果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会使动物肌肉无力,精神不振等**

文档评论(0)

158****64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