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蚀斑技术.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其中可免费阅读4页,需付费120金币后方可阅读剩余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4、文档侵权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毒蚀斑技术

1952年,Dulbecco把噬菌体空斑技术应用于动物病毒学,从而使病毒蚀斑技术

(Virusplaqueformatio成n)为很多病毒的滴定和争论方法。

(一)原理病毒感染细胞后,由于固体介质的限制,释放的病毒只能由最初感染的细胞向周边扩展。经过几个增殖周期,便形成一个局限性病变细胞区,此即病毒蚀斑。从理论上讲,一个蚀斑是由最初感染细胞的一个病毒颗粒形成的,因而该项技术常用于病毒颗粒计数和分别病毒克隆。但在实际操作中,常消灭几个病毒颗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的状况,影响滴定的准确性和克隆的纯一性,为此,接种的病毒液要充分分散和稀释。对于细胞结合性病毒,如MDV,需用单

文档评论(0)

老狐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