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蓝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40426.docx

19.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蓝综合防控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240426.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Q/LB.□XXXXX-XXXX

PAGE2

ICS

FORMTEXT65.020

CCS

FORMTEXTB16

FORMTEXT43

FORMTEXT湖南省地方标准

DBFORMTEXT43/TFORMTEXTXXXX—FORMTEXT2024

FORMTEXT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蓝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FORMTEXTCodefor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technologyofexoticinvasiveplantof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

FORMDROPDOWN

FORMDROPDOWN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发布

FORMTEXTXXXX-FORMTEXTXX-FORMTEXTXX实施

FORMTEXT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3/TXXXX—2024

STYLEREF标准文件_文件编号DB43/TXXXX—2024

PAGE4

目次

TOC\o1-1\h\t标准文件_一级条标题,2,标准文件_附录一级条标题,2,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防控原则 1

5预防技术 1

5.1遥感监测 1

5.2人工巡察 1

6控制与治理技术 2

6.1物理防治 2

6.2化学防控 2

6.3生物防控 2

7资源化利用 3

8档案管理 3

附录A(规范性)凤眼蓝的生长周期 4

A.1萌芽阶段 4

A.2幼苗期 4

A.3生长阶段 4

A.4枯萎期 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林业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长沙市动植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明新、杨华、徐媛、郭纯、周倩、刘靖、李健、卢永星、王洪亮、杨辉、刘雨枫、王彭鹏、胡亚龙。

外来入侵植物凤眼蓝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湖南省凤眼蓝(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综合防控的防控原则、防控技术、资源化利用和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凤眼莲蓝的综合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凤眼蓝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

凤眼蓝(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又名水葫芦、水浮莲等,是原产于南美洲的雨久花亚目(SubordoPontederiineae)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凤眼蓝属(Eichhornia)植物,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亦被列入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现广布于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综合防控comprehensivepreventionandcontrol

针对凤眼蓝在夏季高温影响水域地区出现明显增长趋势,开展打捞防治;或在冬季及早春水葫芦生长停滞时期采取多种防控措施,降低凤眼莲越冬基数,效果比较好。

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治标治本相结合,运用多种防控手段,控制凤眼蓝的扩散。基于凤眼蓝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周期(见附录A),构建以冬季或早春多种防控为主,针对其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防控技术进行防治的综合防控体系,实现对凤眼蓝的高效、低耗、绿色防治。

预防技术

遥感监测

利用遥感卫星,通过遥感卫星的照片比对,发现大面积的凤眼蓝植物的水域,然后通知相关的省市区的相应部门进行详细的踏查落实,并开展相应的治理,消除凤眼蓝的危害。

人工巡察

由省市区的农业农村厅(局)组织各县(市)镇、乡、街道、村的农技人员对辖区内的河、湖、水塘、沟渠等水域进行巡察,是否有凤眼蓝危害的发生,如发现有,则及时上报

文档评论(0)

知识贩卖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