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汪慧敏博士对‘针灸妇科的发展和运用’的论析.pdfVIP

香港汪慧敏博士对‘针灸妇科的发展和运用’的论析.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香港汪慧敏博士對「針灸婦科的發展和運用」的論析

DiscussionandanalysisbyDr.WANGHuiminofHongKongon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acupuncture

andmoxibustioningynaecology

陳抗生CHANKongSang

(《香港中醫雜誌》編輯委員會)

[摘要]汪慧敏博士長期專注針灸婦科研究,頗具成效。在「國際針灸高峰論壇」的學術演講中,她從古代文獻

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歷史沿革談起,並進一步論析現代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研究進展,尤以針灸治療不孕症、

多囊卵巢綜合征、子宮內膜異位症、流產、引產、催產、妊娠惡阻、更年期綜合征、卵巢早衰、功能性子宮出

血、痛經、盆腔炎、子宮腺肌瘤的驗效穴位及臨證體會,對香港中醫業界在臨床實踐中起到啟蒙作用。

[關鍵詞]針灸婦科;名醫論析;汪慧敏

汪慧敏博士,現任香港中醫學會會長,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事務組委員。汪會長原是浙江中醫藥大

學教授,長期專注針灸婦科研究,主持或參與國家、省部級課題二十餘項,著作十餘部,其中英文版的

《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Endometriosis》、《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forDysmenorrhea》由

人民衛生出版社海外發行,為第四批全國老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全國婦科流派何氏婦科第五代傳人。她

於2018年6月17日在香港召開的「國際針灸高峰論壇」的學術演講,深得香港業界的贊許,並廣泛要求《香港

中醫雜誌》從新整理發表,供大家分享。

1古代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歷史沿革

古代文獻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資料非常豐富,汪慧敏教授複習古代醫史與有關文獻,指出春秋戰國時期《黃

帝內經》有關婦女生理病理的系統論述,是針灸治療婦科疾病的基礎。在西漢《黃帝明堂經》記載:「中渚‥…

灸三壯,主女子赤淫時白氣隆,月事少」。「中極……主女子禁中癢,腹熱痛,乳餘疾,絕子內不足,子門不

端,少腹苦寒,陰癢及痛,經閉不通」。「水道……灸三壯,主少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至則背痛,胞中瘕……」。

書中列舉的近二十個腧穴可治如月事少、絕子、胎衣不出等,擴大了針灸婦科的治病範圍。東漢時期張仲景豐

富了針灸婦科學的理綸,他在《金匱要略》中記載「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此為熱入血室也,當

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婦人傷胎……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名醫華佗針藥並用下死胎的

案例被《三國誌‧方技傳》詳細記載:「李將軍妻病甚,呼佗視脈。曰:『傷娠而胎不去』……今當與湯,並針

一處,此死胎必出……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長可尺許」。晉代王叔和的《脈經》第九卷裏記載:「尺

脈滑,血氣實,婦女經脈不利宜服螵蛸大黃湯下去經血,針關元瀉之」。另外還有多條條文涉及脈、證和針灸

治法。晉代著名針灸家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敘述了五十三種婦科疾病的針灸冶療方法,「乳子下赤白,

腰俞主之」、「絕子灸臍中,令有子」。《針灸甲乙經》第一次使針灸婦科獨立成篇,說明針灸在婦科方面運

用已經到達比較高的程度。王維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宋太子出苑,逢妊婦……,文伯瀉三陰交,補合

谷,胎應針而下,果如文伯之診,後世遂以三陰交,合谷為妊婦禁針。」詳細記截名醫徐文伯下胎穴位,補瀉,

病機,近代很多實驗和研究支持「補合谷,瀉三陰交」一處方有催產,下胎作用。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

八卷有「崩中之病是傷沖任之脈,……,沖任氣虛不能制約經血,故忽然崩下謂之崩中……」。巢元方這一理

論,對於針灸治療婦科疾病起到較大指導作用。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列婦人三卷,對婦人的經、帶、

胎、產諸疾論述詳細,如「難產針兩肩井並入一寸瀉之,須臾即分娩」。「催生難產及死胎,刺太衝八分百息,

合谷並補之」以及逐月養胎論都促進了針灸婦科的發展。宋代《太平聖惠方》:「天樞二穴夾臍兩傍各二寸陷

者中,灸五壯,女子漏下赤白」。《聖濟總錄》:「女子下赤白,腰俞主之」。「絕子陰癢,陰交主之」。「女

子不孕經水瀑下,然谷主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夫肺主氣而稟於胃,蓋產後脾胃傷損,風冷所搏

故呃噫也,急灸期門三壯必癒,此穴乃胃之大絡」。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治月事不利見赤白而有身,則

敗陰寒,穴行

文档评论(0)

151****94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