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小说.ppt

  1. 1、本文档共9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名著导读;课程特点;学习方法;《在酒楼上》;三、吕纬甫的形象:

一个在辛亥革命时期充满革命热情,现在却意志消沉的知识分子。

吕纬甫形象的意义:反映了“五四”高潮以后知识分子苦闷、彷徨的思想状态;表现了他们在“躁动与安宁”、“创新与守旧”两极之间摇摆的生存困境。

;关于我和吕纬甫的关系:

1、“我”和吕纬甫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代表了对人生道路的不同的选择。我对吕纬甫持批判的态度。

2、“我”和吕纬甫代表了同一个主体的互相矛盾的两个侧面。吕纬甫和“我”同属一个主体,但表现了我的认识的深化和思想的成熟。

3、“我”和吕纬甫是两个主体,但吕纬甫表达了我可能的“未来”,促使我警惕。

4、吕纬甫:回归、普通人、人情味、妥协

“我”:追寻、客子、漂泊感、坚持;对老梅的描写:象征着希望,也象征着不向严酷环境屈服的对抗精神。

仔细体会作者对词语和意象的选择:老梅、倒塌的亭子,愤怒而且傲慢。

艺术特色:通过老友邂逅这一事件和酒楼这一特定的场景,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表现世事人情的巨大变化。

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离去——归来——离去

;《铸剑》;2、宴之敖者的形象:

“黑色家族”的成员,都深刻的表达着鲁迅的主体精神:彻底的不妥协地反传统、进行革命的复仇,为国民打造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反传统的全新的精神世界。

这群黑色族人对旧社会、旧势力的叛逆性极强,对社会的开展、民族的出路有着清醒的认识与冷静的思考,他们睥睨世俗,敢于向一切恶势力挑战,复仇精神绝决而勇猛,不及后果,有着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果敢与反叛。他们都是孤独的复仇者。;3、怎样理解复仇完成后的情节:

小说“复仇”主题鲁迅式的开掘与展开,却是在复仇完成以后开始的:“以后”才是鲁迅思维的真正起点〔与《补天》中的女娲、《射日》中的后羿、《理水》中的夏禹功业完成“以后”以及《野草》中的“死后”等等有类似之处〕。当复仇者与被复仇者同归于尽,尸骨变得难解难分,大复仇最后变成大出丧,黑的人与眉间尺不但身首异处,连仅余的头颅也要与敌人的头并置,被公开展览〔表演〕。而群众〔鲁迅说他们永远是“戏剧的看客”〕那么把大出丧变成狂欢节。小说结束时,当百姓看王后、王妃,她们也看百姓,看客们自己表演起来时,复仇与被复仇者,连同复仇本身,也就同时被遗忘与遗弃,复仇的崇高、神圣与诗意,终被消解为无。尽管鲁迅从感情上无疑倾心于复仇,但他仍以犀利的疑心的眼光,将复仇面对愚昧的群众〔看客〕必然的失败、无效、无意义揭示给人们看,鲁迅任何时候都要正视真相,不肯自欺欺人。

;本篇小说存在着两个调子:悲壮的与嘲讽的,崇高的与荒唐的。在小说前三节,后者仅作为一种时隐时现的不和谐的旋律,存在于悲壮而崇高的复仇之歌中〔或如第二节群众争看国王出巡的场面〕;到小说第四节,嘲讽、荒唐就上升为主调,直到最后占据着整个画面,象征着愚昧的看客他们〔永远是复数存在〕才是唯一的、永远的“胜利者”。;20年代小说主要流派概述:;2、问题小说

名词解释:问题小说是充满各种矛盾的社会现实和写实派作家热心上下求索的创作心态碰撞的产物,也是五四启蒙精神和作家的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精神心理的需求。

外来影响:

〔1〕有“提出问题的文学”之称的俄罗斯文学和东北欧文学。

〔2〕挪威作家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3〕印度作家泰戈尔的哲理小说。

3、主要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庐隐;4、问题小说的特点: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追求哲理色彩;通常是“只问病源,不开药方”,留下思考余地。但也有些作家试图寻找答案,以“爱”和“美”来弥合缺陷,净化人生。缺点:社会功利的倾斜使之不可防止地带有观念化、抽象化的弊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了,不深刻,不饱满,削弱了其审美价值。;二、乡土小说

乡土小说是1923年在鲁迅小说影响下形成的一个流派。是写实派作家在坚持为人生的文学观念的前提下,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克服“思想大于形象”的通病,逐渐走向成熟的归趋。这些来自乡村,寓居于京沪等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的宗法制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故土和童年的回忆,用隐含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出鲜明的时代色彩,从整体上呈现比较自觉的民族化追求。

许杰《惨雾》鲁彦《菊英的出嫁》废名台静农等;三、创造社〔前期〕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不注重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再现,标举自我情绪的审美表现,属于抒情浪漫小说。主要作家有郭沫假设、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

创作方法:主张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不注重事

文档评论(0)

199****47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0212102200004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