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马工程《刑法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pdf

[全]马工程《刑法学》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工程《刑法学》考研真题详解

1罪刑法定原则(浙江财大2019年研;广东财大2016年研;武大2013年研;

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有哪些刑种,各个刑种如何适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

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概括来

说,即“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犯罪构成(浙江工商2016年研;人大2013年研;武大2012年研)

答:犯罪构成,是指依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

程度,并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

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是包括许多要件的,这些

要件有表明犯罪客体、客观方面的,有表明犯罪主体、主观方面的,它们的有机

统一就形成某种罪的犯罪构成。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

而为该行为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

备的主要件,是由我国刑法加以规定或包含的。

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依据,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标

准,也为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提供法律保障。

3犯罪客体(山东大学2018年研;广东财大2018年研;武大2014年研;南

开大学2006年研;西北政法2006年研)

答: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是构成

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行为之所以构成犯罪,首先就在于侵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

而且侵犯的社会关系越重要,其对社会的危害性就越大。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

分为三类或三个层次: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客体是三个不同的

层次,它们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同类客体是在直接客体基础上的分类和概括,而一般客体又是对一切犯罪客体的

抽象和概括。

4不作为(浙江财大2019年研;四川师大2018年研;西北政法2005年研;

上海交大2005年研)

答: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的

危害行为。成立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行为人负有实施

某种作为的特定法律义务,这是构成不作为的前提条件。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特

定法律义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重要条件。③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特定法律义

务,这是不作为成立的关键条件。

5刑事责任能力(浙江财大2019年研;宁波大学2017年研;广东财大2016

年研;暨南大学2015年研;北师2012年研;武大2009年研)

答: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

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能力和控制能

力。辨认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后果的分

辨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

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6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西南政法2012年研;武大2007年研)

相关试题:

(1)直接故意(山东大学2019年研)

(2)间接故意(暨南大学2018年研;人大2013年研;华侨大学2011年研;

西北政法2007年研;武大2007年研)

答:(1)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

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3)二者区别在于:①认识因素上,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

上有所不同。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

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

能发生危害结果。②意志因素上,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

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则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③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

同。对直接故意来说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往往不影响其定罪;而对间接故意而

言,只有发生了特定危害结果才能认定构成特定犯罪。

7犯罪过失(暨南大学2017年研;中财2015年研;东财2010年研)

答: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

忽大意而没有预见

文档评论(0)

各类考试卷精编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各类考试卷、真题卷

认证主体社旗县兴中文具店(个体工商户)
IP属地河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D627N96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