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七年”电影.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十七年”电影〔1949-1966〕

第一局部第二局部:“十七年”电影的英雄主义第三局部:“十七年”电影的经验教训:“十七年”电影含义及背景目录

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含义所谓的十七年是指1949年建国到1966年文革爆发这样一个历史阶段。第一部分:“十七年”电影含义及背景

中国“十七年电影”的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开始了从商业电影向国家政治电影的转型。电影作为党的事业的组成局部,承担着塑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重责。塑造战争与和平时期的英雄形象成为言说新政权合法性、树立崭新的社会政治信仰、构织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必然选择与轻省渠道。2、除了政治的需要,从普通民众的角度讲,他们也需要银幕英雄满足自己对新的国家与社会建设的热烈激情与理想化期许。第一部分:“十七年”电影含义及背景第一部分:“十七年”电影含义及背景

中国“十七年电影”四个阶段1、建国初期:实验阶段2、20世纪50年代中期3、1959年前后高潮时期4、20世纪60年代电影第一局部:“十七年”电影含义及背景

一、建国初期:实验阶段1、内容:“诉苦迎新”,代表主流意识形态2、创作队伍:新旧融合旧体制下的艺术家:石挥、赵丹新型的艺术家:凌子风。水华3、代表作品:《我这一辈子》《南征北战》《武训传》

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1、内容:以战争与革命题材的影片为主,也出现了不少喜剧片2、代表作品:《董存瑞》《上甘岭》《未完成的喜剧》

三、1959年高潮时期1、内容: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2、代表作:《林家铺子》《林那么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四、20世纪60年代电影1、内容: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历史题材为辅,也有局部影片改编自小说。2、代表作:《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甲午风云》《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小说《二月》

1、英雄特点一、英雄人物有鲜明、坚决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与政治基调。二、英雄要有生动的个性。三、是符合民族文化审美理想的英雄形象塑造。四、是英雄形象的能力与品德较出众,在意志、毅力与勇气方面超出凡常。英雄人物的扮演者有良好的外形与气质魅力,演技出色。第二部分:“十七年”电影的英雄主义

《董存瑞》就成功塑造了一个鲜活可爱的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董存瑞有普通人的缺点、弱点,为当兵把16岁说成17岁,发牢骚、耍小心眼等,个性争强好胜、质朴坦率。影片充分展示了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既写了董存瑞对环境的适应,也写了他与环境的矛盾;既写了个性的冲突,也写了环境对个性成长的改造与鼓励。直到竞选爆破队长成功,他的性格塑造才算完成,舍身炸碉堡的英雄壮举由之变得真实可信。《董存瑞》为例第二局部:“十七年”电影的英雄主义

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四起四落“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四个繁荣时期:第一、建国初期的第一次开展;第二、1956年前后的第二次开展;第三、1959年到达最顶峰;第四、1960年代初的短暂开展。第三局部:“十七年”电影的经验教训

“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四次衰落:第一、1951年5月开始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及文艺整风运动,使电影创作一度陷入低谷;第二、1957年反右运动和1958年的“拔白旗”又一次使电影运动受挫;第三、1960年中苏关系破裂,反帝反修。在电影界中批判修正主义;第四、文革前夕对于中国电影的全面否认。中国十七年电影的四起四落第三局部:“十七年”电影的经验教训

影片简介该片是一部以清朝末年武训的生平事迹为内容的传记影片。武训出身贫寒,曾随母亲靠乞讨度日。他深切地体会到穷人读书识字的必要性,因此不惜几十年唱歌卖艺,积攒善款,筹办义学。影片以细腻的表达方式,展示了少年武训的苦难生活和他从青年时代起由“行乞兴学”而终于获得“苦操奇行”、“千古一人”美誉的一生经历。《武训传》创作背景1949年7月,导演孙瑜出席了新中国第一次文代会,深受鼓舞。在晚宴上,他就《武训传》的拍摄征询了周总理的意见,回厂后又对原剧本进行了重大修改,在肯定武训的义举的同时,使武训的兴学之举以悲剧告终。此外,新剧本中还增加了周大发动武装起义的情节,以和武训的改进行为进行比照。1950年,《武训传》摄制完成,推向市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送,并被评为当年10部最正确影片之一。

文档评论(0)

199****47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0212102200004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