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单元线索:220年到589年是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与此同时,欧洲也出现民族大迁徙,罗马帝国分裂,西罗马帝国灭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兴替示意图东汉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魏西魏宋齐梁陈北齐北周隋南朝北朝

单元体系第四单元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第20课三国鼎立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第23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

第20课三国鼎立复习要点: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特点;三国建立的过程;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时间公元200年公元208年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曹操和孙刘联军战争特点以少胜多以少胜多结果曹操胜利曹操失败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根底。政权名称建国年代创建者都城(今名)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南京)魏、蜀、吴三分天下

第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复习要点:知道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措施、意义;知道北周统一北方;

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鲜卑晋西

386年拓跋圭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1、背景:2、北魏孝文帝改革2、目的:为了革除落后习俗,吸取汉族的先进文化,稳固北魏的统治。①386年,鲜插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建立魏国,历史上叫做北魏。②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互相影响,民族融合的趋势增强。

3、内容:2、北魏孝文帝改革4、影响:①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开展;②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③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①政治: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②经济:公布均田令③政治:迁都洛阳④社会风气: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北朝的分裂

第23课江南地区的开发复习要点:分析北方人口南迁原因、特点及影响,江南经济的开展条件、表现;

1、时间:一、北方人口南迁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多战乱,民族矛盾也很锋利,人口大量南迁。2、情况:①南迁的人口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益州、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其次是在闽江流域和岭南地区。②南迁的人口近100万,约占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3、影响: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也带来了麦、菽等耐旱耐寒作物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益州荆州扬州岭南闽江

1、原因:二、江南经济的开展〔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2、表现:①农业: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③商业: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今广州〕成为海外贸易的中心。①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南方相对安定;③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安抚北方南迁的流民,生产得到开展②手工业: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南朝时创造灌钢法,是冶炼技术的一大进步。造纸业也有新的开展,纸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第24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和艺术复习要点:知道这一时期科学、艺术成就。

姓名生活朝代主要成就历史意义祖冲之南朝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比欧洲早1100年贾思勰北魏《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郦道元北魏《水经注》我国古代重要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主要科技成就

类别代表人物所处朝代代表作品书法王羲之东晋《兰亭序》绘画顾恺之东晋《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雕塑北朝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主要艺术成就

文档评论(0)

181****766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