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学期入学联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一下学期入学联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2

四川省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联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孤晨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要先做一场梦”,这是机器人小冰写的一首诗。小冰研发团队从小冰写成的数万余首诗中挑出139首结集出版,取名《阳光失了玻璃窗》。

为了掌握写诗技能,小冰仅用了两年。如果说小冰的“创作”仍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那“画家”小冰则不是让机器把一种已有的视觉元素进行复制、拼接,再转成另外一种风格重新生成,而是在诱发源的帮助下,激发人工智能进行独立创作。

近年来,各大科技公司越来越重视对人工智能EQ(情商)的开发。除了微软的小冰,亚马逊开始希望Alexa能够有同理心,百度也提出“智能体”的概念。人工智能的构建已经从单纯的IQ开始向“IQ+EQ”演变。从长远看,人工智能将不仅具备人类的智慧,或许还将拥有人类的情感。

(选自韩业庭《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有删改)

材料二:

悲观主义者认为,艺术家赖以养家糊口的岗位很快就会被聪明绝顶的人工智能取代。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糟糕。目前,人工智能依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自主意识,也无法拥有人类的情绪和感情,不具有人类那样因不同的生活经验而积累的人生独特体验、生活常识以及情感蕴藉。机器人小冰只存在于互联网之中,无法像真正的人类一样体味人生的真谛,自然也创作不出能传世的佳作。人工智能机器人拘泥于所处的环境,不会主动适应环境;拘泥于设计者的单一任务指向,无法应付复杂的环境变化。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选自李辉《人工智能文学艺术的多维审视》)

材料三: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的艺术世界带来了活力,增添了别样的色彩,但是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艺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工智能导致了文学艺术的模式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模式化的趋势。但人工智能对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也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它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人工智能虽目前尚不具备文化艺术创作所需的创造性思维和基于创作所需的爱、恨等情感体验,但它可以帮助艺术家们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

(选自《社会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对机器人小冰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小冰经过多次训练后能写出“风格独特、有偏好和行文技巧”的诗作,其投入学习的时间比人类大为减少。

B.研发团队从“诗人”小冰创作的数万余首诗歌中挑选出一百多首结集出版,这些诗歌的创作是基于对海量文字的统计和计算。

C.“画家”小冰的绘画创作,不是简单的把已有的视觉元素复制、拼接,而是大量使用诱发源激发其进行独立创作。

D.机器人小冰因存在于互联网中,不具备人类艺术创造的情感,其文艺创作能力只能处于“低幼”阶段。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具有人工智能所不具备的自主意识、人生独特体验和文化艺术创作所需的创造性思维等优势。

B.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创作可以在丰富表现手法和想象力、自如转换风格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帮助。

C.人工智能可帮助艺术家提高学习和创作效率,并促使人类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D.两则材料对文艺创作要有人类情感的看法、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看法均是不一致的。

3.就“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这一问题,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D2.D

3.①材料一认为人工智能将会对人类独有的艺术创作能力形成极大的挑战。

②材料二认为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还无法与人类相匹敌,还不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

③材料三认为不应一味排斥人工智能,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艺术创造力为人类服务。

〖解析〗

【1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其文艺创作能力只能处于‘低幼’阶段”错误。由原文“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可知,原文说的是“尚处在‘低幼’阶段”,说明并不是只能处于这一阶段。

故选D。

【2题详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均是不一致的”错误。根据材料二“目前,人工智能依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自主意识,也无法拥有人类的情绪和感情,不具有人类那样因不同的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