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养生诀窍.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们与地球上的万物共同生长,脱离环境谈养生是不可能的,因此,养生第一条就是顺四时。

就是按照《黄帝内经》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春生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养生之道也。

春天,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正是生机勃发的时节,这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

01

生阳气

春季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加上风邪很盛,容易侵袭人体而损耗阳气。

平日,多吃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瘦肉、蛋类、优质蛋白质、豆类、蔬菜等,帮助祛寒散邪、辅助阳气。

02

补肝气

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天来时,气血从内向外走,主要功能在肝。所以,春季第一补,重在补肝。

肝经在人体两侧,侧卧的时候,不管是左侧卧还是右侧卧,都能养肝气。

因为,人在侧卧的时候,血自然就归到肝经里去了,“肝主藏血”,血一归到肝经,人体就能安静入睡,肝也开始一天的造血功能了。

03

防风邪

春季风邪最盛,加上天气乍暖还寒,容易诱发疾病。所以,要增强免疫力。

除了通过运动、注射预防疫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常规措施外,还要注意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同时要注意保暖。

春季肝火过于旺盛,就会容易生病,可以吃点蒲公英,通肝经,去火消炎。

只需将蒲公英鲜嫩茎叶(100g)洗净,沥干蘸酱,略有苦味,味鲜美清香且爽口。

夏长

《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养长之道也。

夏天,自然万物长势旺盛,人们应该在夜晚睡眠,早早起身,保持愉快,切勿发怒,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01

养心

中医认为夏属火,通心,人易烦躁不安、胸闷气短,所以,暑天养心很重要,养心首先得睡好。

酸枣仁是一味宁心安神的好食材,煮粥放点酸枣仁,有助于养护心脏。睡眠不好的人,还可以配合放点莲子,清心安神。

02

祛湿

夏天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等。

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介绍,夏至养心清暑,首先推荐夏至三叶茶,分别是荷叶、竹叶、薄荷叶。

夏天可以三叶合泡(每种3~5克)或者任选其中的一种(荷叶、竹叶用5~10克,薄荷叶5克即可)泡茶喝,有非常好的清心火、养心和消暑的作用。

03

护脾胃

夏天是脾胃最为脆弱的时候。脾胃喜温不喜冷,因此,夏天不要贪凉,冰镇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此外女性应多吃些薏米、茯苓、白扁豆、赤豆、丝瓜等食物,有助于健脾益胃。

秋收

《黄帝内经》: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养收之道也。

秋天,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人应早睡早起,以保持神志的安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01

润肺

秋属金,金主肺,所以秋天适合养肺。肺主升清,通达水液的代谢,而秋天气候干燥,气体的交换容易影响肺功能。

尤其是入秋后天气渐冷,肺气易损,肺部疾病高发,所以养肺显得特别重要。

可多吃蜂蜜、枇杷、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以益胃、养肺、生津。

平日,大家应勤喝水以益肺,秋冬季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度。

还可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02

防寒凉

秋季早晚温差大,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卧不可贪凉。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物。

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来说,时常刺激按摩双手,对健康大有裨益,尤其能够起到养肺功效。

方法:两只手十指张开,掌心相对拍打手心100次。以掌心微微发红发热的程度为宜,拍完搓一搓双手。

03

促排便

秋季主“收”,万物趋向于以收藏为用,人体的代谢废物也易在体内蓄积,导致各种疾病。

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持身体三通:大便通、小便通、汗液通。

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正常人每天吃500克左右的蔬菜、适量粗粮是远离便秘的好方法。

冬藏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养藏之道也。

冬天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人应该早睡晚起,不要妄事操劳;要守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01

补肾

冬季寒冷,补肾正当时。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这时经常按摩耳朵,有助于肾脏的保健和气血的顺畅。

睡眠是养护肾脏的重要一环,尤其要睡好“子午觉”。中医所说的“子午觉”,即每天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及午时(中午11点到1点)是养肾最需要睡觉的时段。

中午12点左右,外界阳气最盛,此时午睡可养肾中阳气;夜半12点左右,外界阴气最盛,睡眠可养肾中阴气。

02

养心神

冬季养生重在养神,主要是藏神,以使志伏,多读书报、赏花草、

文档评论(0)

专业排版内容修改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排版内容修改广告设计制作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