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期末知识点汇总.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篇文章对材料力学做一个比较宏观的总结,其目的是阐述其主要内容及相互联系。

我们知道,理论力学以质点,质点系和刚体为争论对象。对于机械而言,它尤其是以刚体作为争论对象,我们在上理论力学时,最关注的也是刚体。而材料力学则关注的是变形固体。这就是说,在理论力学中,物体受力后,会产生加速度;而在材料力学中,物体受力后,发生的是变形。材料力学主要争论的是变形的问题。

但是材料力学并不争论全部对象的变形。

对于流体的变形它是不争论的〔争论流体变形和运动的学科是流体力学〕,它只争论固体的变形。而固体多种多样,例如我们手中的铅笔,是固体,它的长度尺寸远大于截面尺寸,我们称之为杆件,材料力学就争论这种杆件的变形;再如我们写字的桌面,它的长度和宽度远大于其厚度,这种固体我们称为板壳。我们设想一下,当我们突然敲一下桌面时,假设用力过大而桌子已经年逾古稀的话,桌面也会消灭裂痕。争论与桌面类似的固体的变形的学科,是板壳力学;再看看我们手边的文具盒,其外壳的力学争论,就属于板壳力学的范围;而连接上壳与下底的那两根销轴的变形,则属于材料力学的争论范畴。除了杆件和板壳以外,还有我们文具盒中的橡皮,当我们在用橡皮擦用劲地擦除练习本上错误的地方时,我们明显的看到橡皮发生了变形。那么,有什么学科来计算橡皮的变形呢?一般的橡皮是块状的,其三个方向的尺寸相差不大,我们称之为块体。争论它的变形规律,是固体力学的争论范畴。

总之,材料力学只争论杆件的变形问题,也就是那种类似铅笔的瘦长构件的变形问题。

那么,对于杆件的变形,有什么可以争论的呢?

实际上,我们是从工程的观点来争论杆件的。在工程上,例如轴,连杆,圆柱销,螺栓这种瘦长杆件,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失效。最常见的三种失效就是:断裂或屈服,弹性变形过大,以及产生了压杆失稳。这些问题都会导致零件的失效。所以材料力学就想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三种最主要的失效?如何去避开它们?我们在设计一根杆件的时候,如何保证它不失效呢?

上述三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三大问题,这就是材料力学最关注的材料的三种性能。

总而言之,材料力学以杆件为争论对象,争论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大问题,期望争论完以后,我们大家能够设计出强度合格,刚度足够,稳定性良好的杆件。而且,我们还期望,设计出的杆件还很节约材料。这就是说,设计的杆件既经济又安全。

这样,当我们学习完材料力学以后,对于机械中常见的轴,连杆,螺栓,圆柱销,机床的支架等瘦长构件,我们应当可以确定其合理的截面外形及其尺寸了。这是我们学习完材料力学后的终极目的。

上述三大问题中,强度问题最重要,它也成为材料力学所考察的重点。

总体上说,有三种强度问题。

〔1.1〕第一种,载荷缓慢的施加到杆件上,考察杆件是否会断裂或者屈服。例如,我们一动不动的站立在地面上,这个时候,我们的大腿骨和小腿骨都是二力杆,处于压缩状态。我们整个上身的重量通过左右两腿的腿骨的传递,最终压到了地面。这个时候,大腿骨也好,小腿骨也罢,其中任何一点的应力都是不会随着时间而转变的,这是静应力。

〔1.2〕其次种,假设我们觉得久站不舒适,开头往寝室门走一步,现在我们考虑一只脚落地的过程。当这只脚在空中时,小腿骨照旧是二力杆,它在上方被大腿骨悬挂着,而下方则挂着松软的脚和笨重的旅游鞋,所以它处于被拉伸状态。当脚刚着地直到完全着地时,小腿骨由拉伸状态渐渐变为压缩状态,其中每个点的应力也由拉应力变化成压应力,而且是越来越大。明显,此时,每个点的应力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种应力我们称为动应力,地面通过脚给我们小腿施加的载荷,我们称为动载荷。假设我们是在奔驰而非简单的走路的话,那么我们脚部着地的时间很快,就构成了冲击。此时地面通过脚部给我们小腿的力,我们称为冲击载荷。

〔1.3〕第三种,我们持续的往前走,比方说离开寝室,走到阳光雨露下去仰视我们学校意义深远的标志物。我们小腿骨中任意一个点的应力就在周而复始的被拉伸,被压缩,被拉伸,被压缩。而且其最大压应力明显要大于最大拉应力。这样,每个点的应力就呈现周期性地改变。我们连续往前走,例如从常青校区走到金银湖校区,这有十里吧?当走下马池桥时,我们的腿部可能开头发酸,我们感觉是疲乏了。实际上,这个时候,腿骨的强度问题,就成为所谓的疲乏强度问题。可以想象,腿骨的这种疲乏强度应当要远小于当我们安静站立时它的静强度。

所以,有三种强度问题,一种是静强度,其次种是动强度,第三种是疲乏强度。疲乏强度实际上也属于动应力问题,只是此时由于动应力的反复循环,导致它可以承受的极限应力降低了。

在实际问题中,构件可能会由于静载荷过大而断裂,也可能由于冲击载荷过大而断裂,还可能由于疲乏而断裂。所以材料力学分别阐述了这三种强度问题。我们在上

文档评论(0)

137****40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