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基础突破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基础与培优高效突破测试卷(人教版)(解析版)_new.docx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基础突破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基础与培优高效突破测试卷(人教版)(解析版)_new.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基础突破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 B.毁林开荒 C.焚烧落叶 D.喷洒农药

【答案】A

【解析】垃圾分类既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符合环保理念。毁林开荒符、焚烧落叶、喷洒农药都破坏和污染了环境,不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A。

2.“碳中和”是实现全球CO2“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A.分类处理垃圾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C.用太阳能热水器 D.夏天经常开空调

【答案】D

【解析】A.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A不符合题意。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

C.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资源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人类活动中,对环境有积极影响的是()

A.植树造林 B.随意排放污水 C.填海造田 D.加工木材

【答案】A

【解析】植树造林可以提高地球植被的面积,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气候、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制止水土流失: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植树造林能够提高大气的氧含量;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废水排放会污染环境,填海造田会破坏自然的生态环境;木材加工会导致森林植被的破坏。

故选A。

4.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林”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A.增加木材和发展畜牧业

B.发展旅游事业,增加旅游收入

C.维护生态平衡

D.控制粮食产量

【答案】C

【解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还草是增加植被,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时,特别强调保护生态平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因此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

故选C。

5.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

C.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

【答案】D

【解析】A.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减轻温室效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B不符合题意。

C.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6.以下人群中,不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A.煤矿工人 B.园林工人 C.道路清洁工人 D.建筑工人

【答案】B

【解析】A.煤矿工人常年在含有煤尘、岩尘的环境中作业,吸入粉尘的量大大高于正常人群,久而久之,微粒粉尘在肺部沉积,造成肺的纤维化,这是导致煤矿工人患矽肺病的原因,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的气体或是粉尘,能够使得空气变得清新,所以园林工人最不易得呼吸系统疾病,B符合题意。

C.汽车尾气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粉尘,道路清洁工人正在打扫工作,吸入的气体中含有汽车尾气中的大量有毒气体或是粉尘,故易得呼吸系统疾病,C不符合题意。

D.建筑工人工作在环境灰尘比较多的灰尘环境中,吸入过多的粉尘,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今春北京多次出现沙尘和雾霾天气,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沙尘但不能改善空气质量

B.雾霾天气里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非雾霾天气

C.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D.PM2.5颗粒危害健康,是因为可经过呼吸道进入血液

【答案】C

【解析】A.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植物还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错误。

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因为雾霾而发生改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人的呼吸作用强度有关,错误。

C.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但呼吸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个人影响力导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操盘过8000万+的业务,分管过200人+团队,从分管1个部门到同时分管5大部门,不断扩大影响力。我将个人心得总结为了方法论,截止2023年8月已有效辅导76人突破职位瓶颈,年薪突破30万、50万、80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