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和围术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pptx

麻醉和围术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醉和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现状;常见原因与诱因;4.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的应激性增加,易致心律失常

5.体温降低34℃室性心律失常增加

30℃室颤阈降低

6.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气管插管

眼心反射胆心反射

7.再灌注心律失常即刻至12h,室速及室颤的

发生率10%左右

心胸、大血管和颅脑手术可能更高,造成不良后果

者仅20%,威胁生命者仅1%左右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治疗理念;2.诱发室颤的心律失常(R-on-T

室早、短阵室速、QT间期延长)

3.药物有抗心律失常作用(antidysthrysmia),也有致心律失常作用(prodysthrismia)

4.消除原因和诱发因素

5.必要时应用非药物治疗(电学治疗)

6.改善心肌缺血和支持心脏功能;;;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多见于中青年,多数查不出器质性心脏病

突发突止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持续长短不一

发作时有心悸、焦虑不安、眩晕、多尿、心绞痛、低血压;偶有发生晕厥、心力衰竭与休克

症状轻重与发作时心室率快慢、持续时间长短和有无基础心脏病及其严重程度有关;ECG特征:

心室率一般在150~220次/min,节律规则

QRS波群形态正常、时限≤0.12s;

当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来存在束支阻滞或预激综合征时,QRS波群可异常、时限0.12s。

;增加迷走神经张力:

Valsava动作

刺激咽部,咳嗽

按压眼球

按摩颈动脉窦(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位于平甲状软骨上缘处);?心脏功能正常,血流动力学稳定者;或伴高血压或心绞痛和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者,宜首选β受体阻滞剂:

艾司洛尔:负荷量0.3~0.5mg/kg,然后按50~200ug/kg/min维持

拉贝洛尔:5~10mg,必要时重复

心律平:1-2mg/kgiv.

胺碘酮

?

;伴明显低血压和严重心功能不全者:

原则上首选直流电复律或食管心房调搏?

选用洋地黄类药物:

西地兰:首剂0.4mg+5%GS20ml缓慢静注,对正在服用洋地黄患者首剂减半,无效者半小时后重复一次,总量不超过1.2mg。

;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β受体阻滞药主要阻断β肾上腺受体,减少心脏作功,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减弱心肌收缩力、甲状腺机能亢进等。

围手术期β受体阻滞药主要用于减轻应激反应、心肌保护和循环功能的调控。

β受体阻滞药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药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需充分了解其药理作用,正确掌握适应证、剂量和用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满意效果。;β受体阻断作用;3.代谢人类脂肪的分解主要与β2受体激动有关,而肝糖原的分解与α和β2受体有关。因此β受体阻滞药可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脂肪分解,当β受体阻滞药与α受体阻滞药合用时则可拮抗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的作用。普萘洛尔并不影响正常人的血糖水平,不影响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但能延缓用胰岛素后血糖水平的恢复。需注意β受体阻滞药往往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悸等,从而延误低血糖的及时治疗

?4.肾素β受体阻滞药通过阻断邻肾小球细胞的β1受体而抑制肾素的释放,这可能是其降血压作用原理之一。;β受体阻滞剂心肌保护作用

抗心肌细胞凋亡;β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机制;防治心律失常;围术期应用基本方案;围术期应用方法:;美托洛尔;拉贝洛尔;适应证

1.嗜铬细胞瘤;2.控制性降压;3.降低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4.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5.妊娠高血压。

剂量和用法

剂量宜个体化。成人5~20mg或0.1mg~1mg/kg缓慢静注,必要时15min后重复

静脉滴注,0.5~2mg/min,根据反应调整剂量,总量可达300mg。麻醉期间用药可静注5~10mg/次,根据治疗效果调整剂量

注意:剂量偏大、注射快可发生低血压和心动过缓。;艾司洛尔;

心房扑动(房扑AF)和心房颤动(房颤Af)是起搏点在心房的异位性心动过速,有时可相互转化。房颤比房扑常见

可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征、心肌病、高血压、缩窄性心包炎等器质性心脏病者,也见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者,老年人多见;Af.ECG特征:

P波消失,出现连续、不规则的房颤波,在II、III、aVF或V1、V2导联上比较清楚;?

QRS波群形态与窦性心律的相同,有时可见差异性心室内传导(即伴频率依赖性心室内传导改变,QRS波群可宽大畸形);?

房颤波大小、形态不一,且不整齐,心室律绝对不规则,120~180次/min;P波消失,出现连续、规则的房扑波房扑波呈锯齿样形状、大小一致、频率规则,250~3

文档评论(0)

130****20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