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pptx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厌氧菌分离与判定卫生部北京医院陈东科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1页

厌氧菌检验是临床微生物检验主要组成部分。在无氧(或少氧)条件下,或氧化还原电势低条件下才能繁殖细菌称为厌氧菌。因为厌氧菌在人体肠道、口腔、泌尿生殖道正常菌群中占优势,所以当人体菌群失调时,厌氧菌可能侵犯人体许多部位,发生严重甚至致死内源性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感染常发生在深部伤口,但也可伴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侵犯人体任何器官和组织。所以,对厌氧菌检验应给予高度重视。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2页

人体各部位厌氧菌寄生量及其与需氧菌之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厌氧菌数量眼结膜鼻涕唾液牙表面牙周袋与牙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u\g)103~4101~4108~9109~101011~12厌氧菌与

需氧菌之比10:110:18~10:11:11000: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厌氧菌数量胃液结肠小肠阴道外尿道皮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fu\g)102~51011~12104~6108~9103~5103~4

厌氧菌与

需氧菌之比1:11000:11:110:110:11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3页

1.正确地选择标本以下细菌学指征有利于选择标本做厌氧培养:

(1)深部伤口或软组织脓肿脓,尤其是伴有恶臭或含有硫磺颗粒时。

(2)可疑为气性坏疽或少见严重产气或坏死性感染所取得坏死组织或病灶去除材料。

(3)粘膜部位感染灶取得材料。

(4)从脑、肺、肝或其它器官脓肿或从腹腔内、肛周、隔下或其它部位脓肿取得材料。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4页

(5)无菌区感染灶吸出液(包含血液、脑脊液、腹水、胸水、滑膜液、羊水等)。

(6)人或动物咬伤感染灶取得材料。

(7)变黑或置于紫外线发红色荧光渗出物。

(8)革兰染色,镜下见到含有厌氧菌独特形态材料。

(9)可疑引发肉毒杆菌食物中毒食物。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5页

2.正确地搜集标本厌氧菌是人体许多部位(如皮肤、口咽部、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正常菌群中一部分,所以以下材料无需做厌氧培养:

(1)咽、鼻、尿道或直肠拭子。

(2)咳出痰,经过支气管镜取分泌物,排出或导出尿、粪及胃内容物。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6页

为排除或尽可能降低正常菌群中厌氧菌污染,用注射器抽取标本比用拭子更加好,尤其适合用于以下临床情况:

(1)从未开放脓肿抽取脓液。

(2)经过胸腔穿刺抽出胸腔液。

(3)从耻骨联合上方做膀胱穿刺吸出或从肾造口管搜集尿。

(4)气管切开吸收肺分泌物。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7页

(5)穿刺抽出腹腔液。

(6)经过腰椎穿刺抽出脑脊液。

(7)窦道标本可插入小导管用注射器吸出,注射器和针头内气体应全部排出,将其内容物直接注入一个已排出气无菌试管内。也可自窦道损伤部位取材做活组织检验。假如必须使用拭子,应尽快接种于适宜培养基中。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8页

3.正确地运输标本临床标本一旦离开人体部位,在进入厌氧环境前,必须预防大气中氧毒性作用。应及时将取材拭子、塑料导管内少许液体、吸入注射器标本装入厌氧生物袋或管,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厌氧状态。培养基内不应含有肝素,因它会抑制细菌生长。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9页

4.使用新配制培养基初代接种厌氧菌最好使用新配制培养基。平板培养基无需在厌氧条件下贮存,用前可进行预还原,但厌氧条件下贮存可延长培养基使用期。厌氧菌的分离和鉴定第10页

5.提供可靠厌氧环境使用厌氧罐法、厌氧袋法或厌氧箱法。在厌氧培养中必须使用氧化还

文档评论(0)

177****25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