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专业知识培训专家讲座.pptx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专业知识培训专家讲座.ppt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总论;基本概念;中药与地域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天然药品种类最丰富国家之一,堪称“天然药品王国”。截止1995年,中国辽阔土地和海域分布着12807种中药资源,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

最初中药含有显著地域性,主要出产地集中在中华文明最早出现区域。不过伴随各民族融合以及对外交流扩展,中药早已不局限于“中国出产药品才算中药”这种狭隘观念。中医中药早在汉、唐时代就为蒙、藏、回等民族和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所接收,这些国家和民族也深入发展了中医中药理论。

不过从主流和根源来看,仍属于中药范围。;中药与本草关系:

因为中药起源以植物药居多,所以古人把中药称为本草。

“草药”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部分中药。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混称。

所以,草药、中草药、中药、本草并没有质区分,应统一于中药概念中。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要求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剂型,标明药品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使用药品,是中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中药与本草关系:

有些人认为中药应属于植物药范围,这种看法是局限。早期本草学著作记载了很多动物药和矿物药,伴随中药发展,中药已不但仅局限于天然药品,有些药品甚至是来自人工化学合成,这说明以是否为植物药或者是否是天然药品来衡量中药都是错误。

到了近代,因为西方医药学在中国广为传输,为了防止概念上混同,本草学逐步改称中药学。;中药与民族药关系:

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所习用药品,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理论和经验基础上,又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含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和较强地域性药品,如藏药、蒙药、维药、苗药等。

总而言之,民族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并不是独立于中药这个大范围之外。;中药与西药关系:

中药,从整体来说,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但它一直在向前发展,时至今日,仍不停有一些新药品加入到中药行列,其中包含一些才被发觉其它民族应用有效,甚至还包含了西方传入药品。

认为古人延续下来传统药品才算是中药看法,显然存在偏颇。机械将中国人或中医应用药品划分为中药,外国人和西医应用药品划分为西药观点也是不确切。

药品本身并不含有中或西特征,而是否天然、是否合成也不能作为区分中药西药标准。真正决定药品属性是临床所依循理论。不论药品种类、起源是什么,凡是按照中医药理论用以治病,就是中药。中医药理论赋予了中药区分于西药基本特征。;中药学:

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起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中药起源和中药学发展;中药起源

一、原始社会药品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

中药起源——即药食同源

(1)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药食同源”;

(2)以动物为师;

(3)日常生产劳动及生活;

(4)有意识、有目标探索寻找。

“火”和“酒”对药品应用推进。

“毒药”——应该清楚是这个时期“毒药”是中药总称,并非专指有毒性反应药品。

;二、中药学发展

(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前)[先秦时期]

⑴医药典籍——《五十二病方》(药品247种,医方280多个);《黄帝内经》(药品26种;大量药学理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所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等。

⑵人文典籍——《诗经》(100余种药品及其采集、形状、产地、服用季节等);《山海经》(126种药品及其产地、效用、性能等)、《楚辞》(药品40种以上)等。

;(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三)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雷公炮炙论》,简称《炮炙论》

(1)成书年代:南朝刘宋时期

(2)作者:雷敩

(3)内容:介绍了300种药品炮制方法,包括了水飞、蒸、煮、炙、煨、制霜等十各种炮制技术。

(4)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中一个新兴分支学科出现,对中药炮制产生了主要影响。

;(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本草拾遗》

唐代

陈藏器编撰。

分序例、拾遗、解纷三部分,前者中记述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成为日后中药、方剂按性能、功效分类发端。

李时珍:“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隐幽,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

;《千金方》

作者-孙思邈;该书包含《千金要

文档评论(0)

132****13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