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简介

网络工程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拥有一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

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和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

践平台,建有矿山信息化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山信息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建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拥有主流、先进的计

算机和网络设备。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健全人格,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与知

识,具有网络工程专业思想、工程意识与宽阔视野,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方法

和技能,具有网络系统规划与设计、部署与实施、分析与运行,以及网络与信息安全保

障等方面的基本工程能力,具备工程师所必需的创新与实践、沟通与表达、合作与交流

等基本能力和素养,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

全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的知识体系和工作能力:

要求1、理论知识: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网络、密码学与信息安全方面的基本原

理、专业知识和主要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前沿、现状及应用,用于解决计算机

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要求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

通过文献检索、专业理论进行研究、分析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

结论。

要求3、方案设计与开发:能够针对网络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正确的专

业理论与技术进行预测与模拟,并最终获得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并可有效实施。

要求4、科学研究: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基本科研素质,能够采用计算机学科的原

理,采用有效研究方法对计算机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

析过程与解释数据,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要求5、现代技术应用:能够针对网络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

设计恰当的网络开发方案,进行理论预测、模拟仿真,并对结果科学解释。

要求6、社会服务:依据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密码学与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评价

网络工程实践的解决方案,以及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

担的责任。

要求7、可持续发展: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专业知识,理解

和评价网络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要求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与信

息安全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担负并履行相应的责任。

要求9、个人与团队:具有良好身心健康和较高专业综合素质,能够在多学科背景

下的教学或教研团队中承担个人、团队成员及负责人的角色。

要求10、交流沟通:能够就网络工程领域复杂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

效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的沟通和交流。

要求11、组织管理:具有基本的组织协调、实践决策能力,并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

管理等知识,顺利进行项目管理、环境适应和团队协作等活动。

要求12、终身学习: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有自

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1.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2.专业核心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网络协议分析、

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数据库技术、现代密码学等。

3.课程平台及学分比例

占总学分

课程平台课程模块课程性质修读学分要求备注

比例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必修50.5

通识课程平台素质拓展理论课程/2+1039.7%

素质拓展

文档评论(0)

CUP20080131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北京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具有十余年工作经验,长期从事教学、科研相关工作,熟悉高校教育教学规律,注重成果积累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