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大百分比尺地形图测绘;§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7-1地形图基本知识;四、地形图图幅、图号和图廓

(一)图幅

图幅指图幅面大小,即一幅图所测绘地貌、地貌范围。

图幅形状有梯形和矩形两种。

大百分比尺地形图矩形图幅大小及其代表实地面积下列:

;(二)图名

通常以该图幅内最大或最主要居民地或厂矿企事业单位名称,作为该图幅图名,普通标在图幅北图框外正中央。

(三)图号

为使地形图纸有序存储和便于检索,对地形图编号。图号标注在图幅上方图名之下。

(四)接图表

接图表是本幅图与相邻图幅之间位置关系示意图,供查找相邻图幅之用。位置在图幅左上方。

;(五)图廓

图廓分为内外图廓。

内图廓是测量边界线。

内图廓之内绘有10cm间隔互相垂直交叉短线,称为坐标格网。

矩形图幅内图廓线也是公里格网线,梯形分幅图图廓线为经纬线。1:10万及其下列百分比尺地形图图廓内即有公里格网线又有经纬线,不小于1:5万百分比尺地形图上则不绘经纬线。

外图廓线是一幅图最外边界线,以粗实线表示。1:1万、1:2.5万地形图在内外图廓线间绘有分图廓线。

外图廓线外应注有接图表、图名、图号,测量所用平面坐标系、高程坐标系、百分比尺、测绘日期和测绘单位。;§7-1地形图基本知识;;一、等高线原理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相邻点,连成闭合曲线,也就是水平面(水准面)与地面相截所形成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二、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1.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间高差。

《规范》要求,在一个测区内只能采用一个等高距。

;三、典型地貌等高线

1.但凡凸出并且高于四周高地称为山地,高大称为山峰,矮小称为山丘。

2.比周围地面低.并且经常无水地势较低地方称为凹地、大范围低地称为盆地,小范围低地称为洼地;三、典型地貌等高线

3.山脊是从山顶到山脚凸起部分,山脊最高点间连线称为山脊线。以等高线表示山脊是等高线凸向低处,雨水以山脊为界流向两侧被面、故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4.山沟是沿着一个方向延伸下降洼地。山沟中最低点连成谷底线称为山沟线或集水线;三、典型地貌等高线

5.介于相邻两个山头之间、形似马鞍低凹部分,称为鞍部,它是两条山脊线和两条山沟线相交之处。;;四、等高线特性

(1)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以各点高程相等;

(2)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会中止;

(3)一条等高线不能分叉为两条;不同高程等高线不能相交,在悬崖处等高线即使相交,但必须有两个交点;

(4)等高线愈密则表示坡度愈陡,等高线愈稀则表示坡度愈缓,等高线之间平距相等则表示坡度相等;

(5)经过河流等高线不能直接跨越而过,应该在靠近河岸时,渐渐折向上游,直到河底等高处才干越过河流,然后再折向下游渐渐离开河岸。

(6)等高线与分水(山脊线)正交凸向低处,与集水线(山谷线)正交凸向高处;;§7-2地貌与等高线;六、等高线描绘办法

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程序是先测定地貌特性点后绘图。

地貌特性点:指山顶、鞍部、山脊线与山沟线上坡度变换点和山脚点、山脚坡度变换点和山坡面倾斜变换点等。

将测定地貌特性点平面位置按百分比尺以垂直投影办法缩绘到图纸上,并在其旁边注记该点高程。

勾绘等高线所依据原理:

1.由于地貌特性点选设于地面倾斜变换点和方向变换点,因此两相邻地貌特性点间坡度能够认为是一致;

2.同一坡度线上两点间平距与其高差是成正百分比。

;六、等高线描绘办法

1.连接地性线

用细实线连接山顶、山脊线上各变坡点,细虚线连接山沟线上各变坡点。

2.求等高线通过点

(1)量距离求高差;

(2)求两相邻等高线间平距;

d=(两点间图上平距)

(3)计算两点间应有等高线通过条数;

(4)在两点间拟定整米等高线通过点;;§7-2地貌与等高线;§7-3常规测图办法;§7-3常规测图办法;二、小平板仪测量原理

1.原理:应用相同形原理,即图解办法,将实地水平角、平距或图形,直接缩绘到图纸上一个简朴办法。

依据已知点B坐标和高程,求得A、C等其它点平面坐标和高程。;3.平板仪安置

对中、整平和定向。

1.对中使图上以知点与地面上对应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对点允许误差0.05mm×M。

2.整平使板成水平位置。

3.定向就是使测图板上已知方向线与地上对应方向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内且方向一致。

4.安置次序

(1)目估

文档评论(0)

134****4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