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2

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在火烧沟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的墓葬中,发现有精美的玉器随葬品,墓葬中的男女都佩戴有金银首饰、松绿石珠等,还有狗、猪、牛、马、羊等牲畜,其中羊骨多而普遍。据此可知,火烧沟文化时期()

①属新石器时代后期②国家形态趋于成熟③畜牧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④墓葬建筑工艺高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新石器时期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烧沟文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后期,这一点可以通过其年代大约3700年推断出来,①正确;墓葬中出土的精美玉器、金银首饰以及大量的牲畜遗骸表明当时的畜牧业和手工业已经相当发达,③正确;国家形态趋于成熟的说法并没有足够信息表明火烧沟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国家形态,②错误;墓葬建筑工艺高超虽然可能从出土文物的精美程度推测,但原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墓葬建筑工艺的情况,因此不足以作为判断依据,④错误。由此可知,①③正确,故选B项。

2.甘肃敦煌莫高窟持续了1000多年的开窟、造像、绘画,拥有4.5万平方米的壁画,不仅表现了不同时代佛教的主题,更生动呈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莫高窟被称为是“墙壁上的博物馆”。据此可知,敦煌莫高窟体现了()

A.西汉加强对周边地区的管理 B.丝绸之路商业贸易十分繁荣

C.古代民族间交流交融的频繁 D.史料价值和艺术审美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之后的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敦煌莫高窟不仅展现了恢弘的佛教题材笔画,还展现了更生动的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史料,是史料价值和艺术审美的统一,D项正确;敦煌莫高窟始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丝绸之路的商业贸易只是其内容的一部分,不能充分概况材料,排除B项;民族交融知识壁画内容的一部分,不能充分概况材料,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代政事堂会议的参加者分为两类,宰相和“行宰相”。前者固定为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后者则是临时被特许的会议参加者,他们必须加带有宰相职衔,否则是不能登堂议政的。唐代政事堂会议的这一分类()

A.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 B.体现出中枢机构设置过于重叠

C.表明宰相成为决策核心 D.折射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唐代虽设置政事堂,宰相在一齐议政,但是增加了宰相的人数,有利于分割宰相权力,从而加强皇权,故而这种措施主要服务于皇权的统治,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的成员是分为两类的,后者是临时的,所以不能得出机构设置过于重叠,排除B项;决策的中心是皇帝,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临时成员也参与了决策,不能得出决策与执行权绝对分立,排除D项。故选A项。

4.朱熹提出“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克去“己私”即返复“天理”,“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据此可知,朱熹()

A.突破了传统儒学价值追求桎梏 B.立足于探究宇宙万物的本源

C.主张强化并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D.认为“天理”与“人欲”相对立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克去“己私”即返复“天理”,“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可知朱熹认为“天理”与“人欲”是相对立的,D项正确;朱熹的思想是儒学的发展,并未突破儒学的价值追求,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世界本源的论述,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人精神世界的丰富的论断,排除C项。故选D项。

5.清代视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