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北京市一零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一零一中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初二语文

2024.04

答题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和姓名。

3.试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

班级开展以“相约最美古诗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各学习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在展示交流会上分享成果,并结集成册。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组同学向大家介绍“全民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请你阅读文段,完成1—2题。(4分)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受到大众推□。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少网友称赞《中国诗词大会》是国内综艺节目里的“一股清流”。节目中,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____________,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____________;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____________,到“心远地自偏”的____________……时间跨越数千载,诗歌带着人们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沟通古今的精神之旅。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所填字词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档(dǎng)崇千载(zài)

B.首档(dàng)崇千载(zǎi)

C.首档(dǎng)祟千载(zǎi)

D.首档(dàng)祟千载(zài)

2.在文中“____________”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纯真质朴上下求索雄心壮志隐士风流

B.纯真质朴雄心壮志上下求索隐士风流

C.隐士风流上下求索雄心壮志纯真质朴

D.隐士风流雄心壮志上下求索纯真质朴

3.第二组同学向大家解说“宋词之美”的专题研究成果。下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物阜民丰的大宋王朝已经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但被称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却在大浪淘沙中毫不褪色,情韵依旧。宋词之美,美不胜收,那些文采斐然、流传千古的佳作,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振聋发聩。

在画“北宋词人朋友圈”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的好友中,都有一个名字赫然在列——张先。他能与这些大咖相交甚厚,当然不是庸常之辈。“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些佳句让他俘获了北宋词坛一众大家的心。

A.大浪淘沙 B.文采斐然 C.振聋发聩 D.庸常之辈

4.第三组同学向大家介绍“诗仙李白的仙气从何而来”的专题研究成果。在阅读研究报告的过程中,你不理解语段中“焦距的变化”的含义。经查阅《现代汉语词典》,你找到了“焦距”的解释:抛物面镜的顶点或薄透镜的中心到主焦点的距离。请结合词典释义及语段内容,解释“焦距的变化”的意思。(2分)

青年李白,25岁离家,独自仗剑远行,一步步走成了我们熟悉的那个李白。李白是从欧亚大陆的腹地走出来的,他的视野里永远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明净、高远。李白有家——诗、酒、马背,就是他的家,他就像一个浪迹天涯的牧民,生命中总有无数的意外,等待着与他相逢。假如他是导演,很难有一个摄影师,能跟上他焦距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组同学的研究成果是“李白与苏轼:最美的诗词中,藏着最高级的活法”。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做出修改。(2分)

中国人的精神生命中,不能没有李白,也不能没有苏轼。李白诗、苏轼词,成了我们刻在骨子里的DNA。当你心灰意冷时,有李白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疗愈你的悲观情绪;当你无所适从时,有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消解你的彷徨无助;当你遭遇挫折时,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会给你巨大的精神力量;当你消极苦闷时,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会助你抚平心中的褶皱。李白与苏轼,一个是代表理想和浪漫的谪仙人,一个是堪称治愈系天花板的千古风流人物。读他们的诗词,你会在东坡的沉郁悲凉中得到抚慰,也会在李白的恣意洒脱中获得力量。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五组同学向大家解说“诗词——‘习’语的魅力之源”的专题研究成果。请阅读下面文段,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入

文档评论(0)

coc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快乐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